4月18日下午3时许,嵊州市三江街道桥里村党群服务中心三楼综合指挥室里,嵊州市委第二巡察组副组长刘增铭正仔细查阅该村的《民情分析会记录》。这一轮巡察,他们准备在3个月内,将三江街道党委和街道所辖15个村(居)党组织全部巡察一遍。
往常市县巡察乡镇(街道),一般选择性地延伸到少数村(居)。巡察实现村(居)全覆盖,这是嵊州巡察工作的一个探索与创新。至去年底,嵊州已完成三分之一以上村(居)党组织的巡察。按照当地的工作规划,到2021年将完成全部494个村(居)的巡察。
党内监督不留空白
嵊州于2017年6月进行的首轮巡察,也是常规性质的“延伸巡”。不过,在当年这轮巡察中,发现了一些村级党组织普遍存在的问题。如村支部组织生活不正常、“三资”管理不够规范及工程实施和管理存有风险等,这引起了他们的关注。
“政治体检没有例外,党内监督不留空白。党组织建立到哪里,巡视巡察就跟进到哪里。”嵊州市委常委、纪委书记徐善斌介绍,对如何推进村级党组织建设规范化,如何发现并解决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如何推动形成清正廉洁的农村基层政治生态等问题,嵊州市委高度重视,并在反复研究后决定,打通巡察工作“最后一公里”,将巡察工作覆盖到所有村(居),让全面从严治党直抵“神经末梢”。
去年4月,下王镇成为嵊州首次探索延伸巡察全覆盖的试点,该镇所辖19个行政村悉数被纳入巡察之列。“摸着石头过河,边实践边总结。”带领嵊州市委第二巡察组率先开展此次巡察的组长竺乐乐说,下王镇试点经验,在后来开展的巡察中得以推广应用。
村级巡察“嵊州模式”
通过下王镇的试点,嵊州市提炼出“双联动两清单”村级巡察工作“嵊州模式”,并创造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群众工作法。“双联动”即“巡乡带村点面联动”和“巡察巡查双向联动”。前者就是在一个乡镇(街道)巡察时,把乡镇(街道)和村(居)党组织整合为一个对象进行巡察;后者就是通过巡察巡查整体推进,利用巡查成果对问题再发现,并借助巡察权威对巡查整改再提升。这样,可以整合力量,形成相互印证,避免了重复巡察巡查,事半功倍。
而“两清单”指的是操作清单和问题清单。在嵊州市委巡察办所编的一本工作手册上,记者发现,分类别逐条列出的操作清单体现的是问题导向和巡察方向,可一一对照巡察;而问题清单体现的是问题印证和巡察结果,有条目式具体整改事项。有了这两个清单,巡察和整改就有章可循,有条不紊。
刘增铭告诉记者,该市的村(居)巡察,不但有日臻完善的“双联动两清单”模式支持,还有不少管用的好办法。像在巡察中,每个巡察组会采用“模块化”流水操作,几名成员以各自专长分成党务、财务、事务这三个模块,各司其职,分头巡察。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巡察效率,还利于发现问题。
记者还在巡察人员手上看到一本本“民情日记”。求均平的那本日记,记录了他与多位村干部、老党员,还有乡贤能人和群众的谈话内容。他说,在村(居)巡察中,要串百家门知百家情,以更好地听民声知民情,发现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并及时梳理纳入问题清单。“当然,和20多年前雅璜乡开创的‘民情日记’一样,这同时也记录了群众的所思所想,所需所求,让我们能更好地为群众服务,帮群众排忧解难。”
从严治党增强群众获得感
“巡察一到,风气变好。”巡察人员走进村(居)后,善于抓住问题,勇于解决问题,对此许多群众非常欢迎。
在长乐镇周桥村,群众纷纷为巡察组点赞。原来这个村早在2016年就明确要改造农村饮用水,只是因村干部换届,自筹资金又没到位,这事一直没着落。巡察组了解这一问题后,督促镇党委立行立改。去年下半年项目重启,今年1月份周桥村便实现了家家通水,自此当地群众饮用水不再难。
徐善斌说,实现村(居)巡察全覆盖,这是对基层党组织的全面“体检”,而更重要的还是之后的彻底“治病”,让群众增强全面从严治党的获得感。因此,巡察发现的问题,都会很快反馈,并落实整改责任主体,设定整改期限。此后巡察组会对整改情况进行指导、监督和回访,直至经评估达到整改要求后才“销号”。
利剑已出鞘,无功不收锋。这把指向所有村(居)的“巡察利剑”震慑力巨大。去年在下王镇19个村(居)巡察时发现的总共221个问题,一经反馈后当地迅速启动整改,并在不到三个多月时间内基本上整改完成,整改率高达94.7%。而一时难以整改好的,也正在抓紧整改中。
在已结束的六轮巡察中,嵊州共延伸巡察村(居)195个,其中8个乡镇172个村(居)实现延伸巡察全覆盖,发现问题1167个,谈话提醒、责令检查178人,党纪政务处分24人,移送司法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