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现实到网络,不少人在感叹年味的寡淡,“炮仗没了”,“春晚没劲”,常常怀念往日的那种种激情。其实年味的变化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移风易俗更能体现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十九大报告强调“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知识,开展移风易俗、弘扬时代新风行动,抵制腐朽落后文化侵蚀。”与顶层设计相对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年味迫切需要更多的精神食粮来协调。
以大吃大喝、赌博成风、燃放烟花爆竹为代表的过年已渐行渐远。对老百姓来说,口袋饱满起来了,脑袋也想饱满起来;解决了温饱问题以后,也就需要更高层次的精神享受。可以说,人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追求生活品质。就如近几年的正月,笔者所在村子都邀请了越剧团前来演出,而让人惊喜的是,现在的越剧体现了与时俱进的艺术魅力,因此越来越受到男女老少的欢迎。
“送电影下乡”“送戏剧下乡”“送书下乡”等活动受到热棒,正是反映出当下老百姓对生活的多样化需求。倡导文明过年的社会乡风就是要多些和谐文化。在村镇建设中,尤其要注重农村文化建设,积极发挥文化大礼堂的作用。比如以图书阅览室为主体的综合文化中心,在节日期间也要做到正常开放、有序活动;针对广大群众普遍喜爱篮球运动的特点,不妨组织几场篮球赛,做到健身热闹两不误;由村民组成的演唱队、腰鼓队、钢管乐队等文艺队伍,这时候也要拉出来展示风采,凸显村民的个性素养。另外,随着城镇电影院建设逐步完善,有文化消费能力、消费意愿的城镇居民成为了票房主体。如今过年,除了走亲访友、游山玩水之外,还多了一个新的合家欢活动——看电影。事实证明,只要把广大群众的业余精力引导到健康有益的文化娱乐中去,就能显现出“多一个剧场,少一个赌场”的文明新风。
社会在发展,年味在变化,禁放烟花爆竹是出于环境保护,一些人不看春晚说明文化资源的丰富。看似一幅画,听像一首歌,时时处处让老百姓感受到文化气息,这样的年才过出了新时代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