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市政协发挥文史资料的独特作用,与绍兴日报社联合推出“绍兴文史·百镇赋”大型系列报道,以“浙东运河”“浙东唐诗之路”为采写主线,展示镇(街)文史名片,挖掘绍兴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引发广泛共鸣和好评。目前已报道了58个镇(街),成为浙江政协文史工作一个品牌。
——市政协工作报告摘录
如何通过“绍兴文史·百镇赋”大型系列报道,更好地弘扬优秀文化,增强文化自信,助推乡村振兴?连日来,市政协委员们广泛讨论、建言献策。
深挖历史古韵
“老祖宗留下来的好的文化,好的传统,要传承,更要弘扬,让子孙后代更有理由爱祖国、爱家园。”陈玄炜委员说,百镇赋报道是一个集人文性、史料性、可读性于一体的文化项目。它顺应时代社会发展的要求,创新新闻报道手段,运用全媒体传播渠道,全方位、多角度地挖掘展示了“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历史人文资源。
“通过百镇赋报道,我们读到了许多以前并不熟悉的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和传说是年轻一辈看得见乡愁、留得住记忆的载体。”李金兴委员说,口口相传的民间故事和传说,饱含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笔丰厚的财富。
弘扬人文之美
“把文化厚度植入乡村建设,有利于坚定乡村文化自信,增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信心。”谢利川委员说,建设“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积极探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新路径,离不开乡村文化,百镇赋报道给予乡镇建设新的方向。他建议,可以根据百镇赋报道挖掘的历史人文资源,重点打造乡村文化名片,形成“一村一故事、一镇一品牌”。
裘建平委员认为,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要坚持规划先行,高起点编制发展规划,做好小镇空间布局、项目谋划;要深挖村镇特色文化符号,盘活特色文化资源,促进文化与旅游产业发展相结合;要注重保护村镇原有建筑风貌和村落格局,弘扬人文之美,推进绿色发展。
助推文化振兴
绍兴该如何推动乡镇的文化振兴?
倪锦锦委员认为,随着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乡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强烈。百镇赋报道让群众看到了乡镇的历史渊源和文化底蕴,增强了文化自信。建议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建设,让文化阵地“建”起来,文化下乡“热”起来,文艺队伍“舞”起来,文化传承“扬”起来,文化教育“活”起来,深入挖掘优秀传统农耕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培育挖掘乡土文化人才,弘扬主旋律和社会正气。
百镇赋报道引导了乡村文明新风。邵肖梅委员建议,可将百镇赋的报道内容作为乡土文化教育的一部分,供青少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