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2019绍兴市两会 >> 新视点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拓展开放发展空间
2019年01月15日 16:19:4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2018年7月27日,我市隆重举行全市对外开放大会。 首席记者 袁云 摄

改革再突破 思想再解放

市政协委员 中共绍兴市委党校教育长 杨宏翔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思想大解放就没有改革开放的大突破。改革开放40年,绍兴经济社会发展走在全国地级市前列,这与我们的思想解放走在前列分不开,比如,上世纪80年代初提出“不限制经营人员、不限制经营范围、不限制经营方式、不限制经营条件”的“四不限”政策,80年代中期提出“先发展后规范”的观点,80年代末的3年治理中,提出“保护已经形成的生产力、保护群众发展经济的积极性”的观点等。在解放思想的推动下,绍兴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城乡集体企业改制、便民服务中心实践,在全省率先进行土地规模经营探索、率先引进民间资本进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等。思想解放与实践创新相互推动,成就了绍兴40年的辉煌。

目前,长三角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和浙江大湾区建设为绍兴大发展和重返经济总量全国前30位提供了新的大好机遇,必须解放思想抢抓机遇。目前,一些干部、企业家思想不够解放。有的要求不高,认为过得去就可以,缺乏对高层次的追求;有的因循守旧,不敢创新怕失败;有的怨天尤人,把发展中遇到的问题归于外因,不从内部找根本原因。

近几年,政协课题组多次到广东及省内相关城市调研,调研发现,不少曾经与我市经济总量差距不大、或者落后于我市的城市,已超过我市或按目前的增长率很快会超过我市。如东莞,2016年户籍人口不到200万,常住人口却有800多万,拥有民营企业34万家,新业态企业增长速度特别快;佛山企业转型升级的内生动力和自主性表现得非常强,2016年佛山制造业企业投资同比增长22%,企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43.4%。

如何赶上去?需要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深化改革。

首先可以针对绍兴当前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问题,在干部中开展“思想大解放、行动大担当”的大讨论;其次细化实化容错纠错免责问责等激励担当作为的政策措施,激励创新;第三,进一步优化开放包容的社会和文化环境,借鉴外地优秀城市好的做法,对引进符合高质量发展的企业提供政策上的优惠;第四,制定优质招商引资奖励制度,对引进优质项目和企业的个人和团队给予一定奖励;第五,深化人才制度创新,借鉴深圳做法,对高层次人才实行个人所得税优惠,优惠部分由政府代缴。

各类试点是创新发展的最好注脚

市人大代表 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总工程师 周凤娟

去年,绍兴有66项省级及以上试点,足见绍兴许多工作是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可喜可贺。各类试点工作,可以说是绍兴城市发展过程中解放思想、创新发展的最好注脚。

绍兴是一个资源小市,经济社会发展受各种资源要素制约,改革开放40年来,绍兴各项经济社会发展指标能稳稳地排在浙江省前四位,主要靠的就是解放思想、勇于创新、先行先试,用体制机制的优势激发经济社会发展的内生动力。

“最多跑一次”改革、传统产业改造提升、以亩均论英雄、双下沉两提升……去年开展的66项试点工作,围绕改善民生服务、提高政府行政效能、实现城市治理能力现代化等多个领域,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中,为建立以100天和50天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完成国家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试点任务,原市规划局需要建立多规合一、一张蓝图及项目生成作为工程建设审批改革的重要数据支撑,协调发改、国土、规划、环保、林业、水利、文物、交通、各项社会事业等各个部门,打破信息孤岛,形成城乡统筹、全域覆盖、要素叠加的一本规划、一张蓝图,采用了高科技数字化的手段,真正实现了审批手续关口前移,提高了办事效率,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好的服务。

试点工作的拓展延伸,能为绍兴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更多活力。只要符合创新发展、绿色低碳、数字智能的理念,有利于绍兴经济社会发展的试点,都应该积极去争取。一是要加强试点工作的宣传力度,让大家对试点带来的好处应知尽知,更多惠及绍兴百姓;二是要利用好试点成果,如可以在多规合一平台的基础上,打造虚拟城市,包括地上、地下、空中,全方位、多维度,形成辅助决策系统;三是要延伸试点工作,如传统产业的改造提升,将281个工业园区整合成24个省级以上产业园区,通过传统产业+智能、传统产业+文化、传统产业+创意,实行产业转型升级。

改革要走出去对标国际先进

市人大代表 浙江七色彩虹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副总裁 徐国庆

一个人在没有外力介入外界帮助的情况下,很难自我提升,一个企业一个地区一个国家同样如此,如果固步自封最后只能落后。开放的意义就在于它能够让外界的新观点、新理念、新模式不受阻碍地进来,打破自身固有的错误、陈旧的思想禁锢,为企业、政府、国家带来源源不断地发展活力。绍兴要不断改革就必须不断扩大开放,让外来的能进来、让里面的多出去。

绍兴现在友城遍布世界各地,今后还要进一步扩大“朋友圈”,结好友城的目的,不是单单为了完成一个指标,而是要为产业、文化等各方面的交流搭好平台,让我们在更多的国际交流中审视自身的地位。从一个企业家的角度,我认为,我们要在更多的友城中寻找机遇,在不断对标国际先进中变成国际先进。

作为印染界的“老人”,我对印染行业有着深刻地认识。之前很多印染企业以“跑量”为主,以低端订单为主,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也赚了不少钱,但是一遇到金融危机、国际贸易战这样的国际环境变化,企业往往就受到很大影响,生意举步维艰。习惯了粗放式生产方式的企业,没有主动对标国际先进的意识,也没意识到它的意义所在,最后吃亏的还是自己。

在经过印染产业集聚提升之后,不少企业才真正“放眼看世界”,斥巨资采购德国、意大利、日本等的先进生产设备,力求做到行业领先。一开始大家都还很心疼,后来绍兴印染企业的产品逐渐成为高端产品、品质保证的代名词,成为迪斯尼、耐克、CK等顶级品牌的供应商,大家的心情就变了样。如果不是对标国际先进标准,绍兴印染产业可能还不能准确定位自身,未来很难预料。

所以说,开放倒逼改革是真理。

企业要跟上政府推动创新的节奏

市人大代表 步森集团设备动力部部长 陈旺安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要创新首先要有好的环境。

去年以来,我市出台了助力民营经济发展的“42条”,给企业发放了一个“大红包”,阶段性降低下调职工各项保费、推进“一窗通办”交税模式、深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落实公平竞争审查制度、扩大民营经济投资渠道、破除市场准入壁垒等政策对企业来说都受益良多。作为企业,我们当然欢迎更多这样的政策措施出台,这样的政策对激发企业的活力作用很大。但我想说的是,企业也不能被动等政策,要跟上政府推动创新的节奏。

为什么?创新不但是政府的事情,更是企业自身的事情。因为对政府来说,企业的好坏关系到税收、就业问题,对企业来说,却是生存问题。在各种新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不创新往往就要被淘汰。所以,企业要生存发展,不能等靠要,就要通过引进先进的经营管理模式、高端的行业人才,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元素,促进数字经济与传统产业的融合发展,将“制造”提升到“智造”,在行业竞争中占据有力位置。

在打造创新能力上,人才可以说是最重要的因素。去年,绍兴政府部门招才力度很大,“人才专列”开进全国20多个城市,到232所知名高校招了近6万名本硕博及博士后等各类人才。企业其实更需要人才,招才更应该主动。现在人才争夺战很激烈,在政府提供各类政策和奖励政策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企业不能无动于衷,对企业有用的人才,企业要舍得投入,要真正把招来的人才变成留住的人才,使之成为企业保持持续创新活力的力量。 另外,重研发也是企业保持创新能力的关键。近年来,绍兴在鼓励企业研发上投入不少补助,这是对企业很大的鼓励,其实即便没有补助,企业也有责任将研发的投入做到位,毕竟这是关系到自身生存发展的大事儿。在当前复杂的竞争环境下,企业发展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不创新就要走下坡路。

进一步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

市政协委员 上虞区便民服务中心(招投标监督办)办公室主任 姚爱芝

“最多跑一次”改革系统性、综合性非常强,涉及不同层级、不同部门、不同行业,量大面广,很多工作边启动、边推进、边完善,改革虽取得了成效,但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

首先,政务服务网不能适应“最多跑一次”改革。网络互联和信息共享是保障和支撑改革的关键。但各部门之间、部门内部、部门与审批平台之间的数据信息相互隔离的“孤岛现象”较为普遍,阻碍了“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进程。系统开发也缺乏统一标准,很多部门网络系统开发主体都不一致,相互不兼容,并且各部门数据库的登记主体、登记代码、授权权限也各不相同,给网络互通、信息共享及信息安全保障造成困难。也有很多市民和企业提出,政务服务网的操作过于复杂,系统响应速度慢,网上网下有些内容不一致,影响了办事效率。

其次,审办的标准和规范不够明确。“最多跑一次”改革是一项新的探索与实践,一些重要标准和规范的不统一,已影响了改革深入推进。由于有些行政审批事项尚未出台具体的操作细则和指导意见,不同区、县(市)和不同经办人员对同一审批事项的理解和认识有差异,具体操作也各不相同,办理效率难以保证。

此外,“一窗受理”整合尚未完全到位。作为“最多跑一次”主抓手的“一窗受理”与综合窗口涉及部门的系统还未完全整合到位,信息共享仍是难题,各审批部门的信息在纵向和横向上流转困难,前端输入的资料后端无法获取,存在“重复输入”现象,难以真正实现“前台综合受理、后台分类审批、综合窗口出件”设计模式。

解决这些问题,要注重“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强化顶层设计,搞好统筹协调。加强部门间改革的一致性和联动性,改变传统的囿于部门职权范围内的局部调整,确保不同部门能够共同面向人民需求重塑职权体系、再造行政流程。

未来,将改革从实体向线上延伸,推进智慧便民服务中心(审批平台)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受理端,发展“互联网+政务服务”,让更多事项可网上预约、网上办事、网上支付和双向快递送达。继续加快推动移动办事客户端建设,努力打造“移动办事之城”。加速推动“市民之窗”自助终端建设和推广应用,健全自助服务功能,打造“15分钟便民政务服务圈”。还应该将改革从部门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如水、电、气等,让企业和群众享受到更便利的服务。

 

 

 

 

 

 

 

 

 


作者:记者 阮越才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