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绍兴正确处理发展中的各种关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全市现代化发展之路越走越宽广。
改革开放40年中我市城乡发展对比。 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图片由市档案馆提供)
历史的年轮是实践者的足迹。40年滚滚向前的改革春潮,绍兴不懈探索,践行协调理念,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这一路走得很艰辛,但走出了大气象、大格局、大境界。”68岁老党员、绍兴市道德模范祁友富久久凝望绍兴的大城市俯瞰图,感慨万千。
“时代印记——绍兴市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图片展”协调篇章勾起了许多人的回忆,这些回忆成为解读绍兴40年“人与城”“城与经济”“经济与文化”等发展演进的线索。“这个码头挺眼熟。”看着一张黑白照片,一位白发苍苍的老人陷入沉思,“哦!想起来了,1978年,我从上虞出发,送老伴到绍兴医院动手术,就是在这里上的岸。”他感慨地说,那时,他从老家上虞到绍兴坐客轮要一上午,差点耽误手术。
40年间,绍兴城市从山会时代,到鉴湖时代,再到杭州湾时代;从一市一区,到一市三区,城市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城乡融合进程不断提速。城市拔节成长,交通连接内外,赋予绍兴奔腾之力。
50岁的李斌看着一组大交通图集,就像在欣赏一幅幅动人的画卷,眼里充满欣赏。李斌大学毕业后,从湖北来到绍兴工作,是市铁路建设办公室负责人,参与和见证了绍兴交通建设进程。“早些年,春节回老家简直是趟苦旅。”他说,凌晨排队买火车票,还是站票,一路挤到湖北。2013年7月1日,宁杭甬高铁开通运营,与绍兴北站配套的公路客运高铁站同时启用,绍兴由此进入“高铁时代”。“今年春节坐高铁回老家,又快又舒适。”李斌兴奋地说。
从交通闭塞到通衢大道,从狭窄公路到立体交通,截至2017年末,公路通车里程达10136公里,是1978年的6.2倍。全社会客运量2926万人次,货运量13426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19.4倍和54.3倍。而这,仅仅是绍兴协调发展一个缩影。
发展是一个整体、一个系统,需要各方面、各环节、各因素协调联动。40年来,绍兴坚持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十余年持之以恒抓创建,成功荣膺全国文明城市称号。40年来,绍兴坚持发展“枫桥经验”,始终把加强和完善基层治理作为推动区域发展、城乡发展,构筑“平安绍兴”的重要基石,基层治理能力日益提升,百姓安居乐业,幸福指数不断上升。
“一开始,大家跑得太快,出现了只有经济增长而无生态改善、只鼓了钱袋子而空了脑瓜子等现象。”作为绍兴市党代表,祁友富一直密切关注绍兴发展,他说,发展中出现的不均衡、不平衡问题,反过来成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但可喜的是,绍兴善于汲取教训,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一步一个脚印补齐短板、缩小差距,努力推动形成各区域各领域欣欣向荣、全面发展的景象。
当一个人由内而外改变时,他走向的是一条完美之路,人是这样,城市也是如此。绍兴正在作这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