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期。弹指一挥间,绍兴的改革开放走过了40年的历程,绍兴从江南小城发展成现代化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我们党历史上一次伟大觉醒,正是这个伟大觉醒孕育了新时期从理论到实践的伟大创造。”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系统梳理和总结绍兴改革开放的历史成就和经验,对于我们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谱写新时代高质量发展绍兴篇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历史征程。40年来,从农村到城市,从试点到推广,从经济体制改革到全面深化改革,绍兴人民在历届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顺应时代潮流,发扬敢为人先的精神,书写了绍兴发展的壮丽史诗,其历程大致可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79年至1992年1月,全面展开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起步。1979年春,诸暨三都区和嵊县崇仁区部分生产队开始试行早稻联产到组责任制,改革首先在绍兴农村启动。至1983年底,家庭联产承包制在绍兴农村全面实施。同期,扩大企业自主权、进行各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试点工作在工业、商贸领域推行。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在绍兴全面启动。至1986年,全市国有、城镇集体工商企业普遍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同期,在完善农村土地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开展以调整产业结构为重点的农村第二步改革,促使全市农村经济结构由单一粮食生产向农林牧副渔、工商运建服综合发展转变。这一时期,伴随着农村生产力的解放,乡镇企业在绍兴异军突起。1990年,全市乡镇企业总产值占全市社会总产值56.83%,乡镇工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4.05%,以传统产业为依托的专业市场初现。对外开放在绍兴起步。通过实施“内联外引”战略,先后与日本国福光町、芦原町和西宫市等缔结友好城市关系,与20多个省市建立经济技术协作关系,企业与省内外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和企业广泛开展物资、资金技术、人才全方位的横向联合。1984年12月,绍兴首家合资企业——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成立。1985年,全市首次实现实到外资16万美元。1988年3月,绍兴市被国务院批准为沿海经济开放地区。4月,绍兴15家外贸企业首获自营进出口权,绍兴在全省较早实现了“县县有外贸”。至1991年,全市形成以市场为联结,具有地方特色的块状经济格局。
第二阶段:1992年1月至2002年11月,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框架为目标,全面推进体制改革和扩大开放。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后,市委、市政府着力引导全市国有、城镇集体企业,通过兼并、联合、改造、改组、拍卖、转让、重组等途径,实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等多种形式的改革。同时,鼓励支持个体和私营多种经济发展,推进乡镇企业改制。至2001年,全市98%以上的国有、城镇集体企业及乡镇企业完成改制,形成以民营经济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以政府职能转变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扎实开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成效。投融资体制改革有效推进,以养老保险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基本建立。以农村税费、粮食购销体制和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为重点的农村改革深入进行,推动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积极实施“外向带动”战略。通过设立绍兴经济开发区、主动接轨大上海、积极融入“长三角”、开发建设杭州湾绍兴工业新城区等举措,全面推动国有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乡镇企业和个私企业发展出口商品生产和开拓国际市场,进一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第三阶段:2002年12月至2012年10月,深化改革,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大力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各级党委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深化企业改革,培育大企业;深化资源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形成资本市场的“绍兴板块”。农村综合改革加快推进,在完善土地承包工作的同时,大力推进土地规模经营的扶持力度,在全市形成委托流转、租赁流转、入股流转、季节性流转和自发流转等农村土地流转形式。2012年,农村土地流转比例达到51.5%。同时,以工业转型升级省级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契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步伐。在全省率先作出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明确先进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新能源、新兴信息等六大重点培育领域;加快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绍兴纺织、诸暨袜业、嵊州领带、新昌轴承成为省级现代产业集群示范区。在对外开放方面,实施“开放兴市”战略,坚持“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以实施接轨上海战略为重点,积极走内外源同步增长的发展路子,通过对外开放,带动工业化、促进国际化、推进市场化,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
第四阶段:2012年10月以来,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全面深化改革,深入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市委以改革统领全局,开展各项深化改革试点,新昌县域科技体制改革、柯桥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上虞防范企业融资风险体制机制创新等在全国或全省推广。纵深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四张清单一张网”基本形成;要素配置市场化、企业综合评价分类管理、商事登记制度和“营改增”税制改革等顺利实施。深化国企国资改革,推进国企整合重组,组建震元健康、文化投资、广电传媒、轨道交通、环境卫生等集团公司。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制改革、农房确权发证基本完成,县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实现全覆盖。2017年以来,全市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各层面改革,全市域、全产业链改造提升纺织、化工、金属加工三大传统产业,传承发展黄酒、珍珠两大历史经典产业,培育发展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现代医药、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文商旅融合的现代服务业,着力构建绍兴现代产业体系。坚持“一带一路”统领,加强国际和区域开放合作,全面推进开放强市。2017年,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商在绍兴投资企业超过5000家,年利用外资达12.9亿美元。友城数量位居全国同类城市前列,已与21个国家的43个城市缔结友好城市和友好交流关系城市。开放能级不断提升,全市拥有4个国家级开发区(高新区)和1个省级产业集聚区,73家上市企业,有20家企业登上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成为中国最大的黄酒生产和出口基地、亚洲最大的化纤面料生产基地等。
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党和人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40年,绍兴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的重大转变。
一、改革开放推动绍兴由传统农业地区向经济强市转变。40年间,绍兴经济高速增长,全市地区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11.29亿元跃升到2017年的5108亿元,按可比价计算,40年增长123倍。财政实力不断增强,1980年财政总收入2.35亿元,2017年达到705.33亿元。经济结构呈现积极变化,1978年绍兴三次产业构成比为45.6∶32.8∶21.6,呈现出第一产业占主导,第三产业滞后的“一二三”格局。2017年三次产业构成比调整为4.1∶48.7∶47.2,与1978年相比,产业结构由以农业、工业为主转变为工业、服务业为主,发展方式呈现重大转变。经济运行质量提升,传统产业通过改造提升,由改革开放初期的酿酒、织造、手工艺等向时尚纺织、高端染料创制、高端铜产业集群、世界黄酒之都、一流珠宝中心发展;高端装备、现代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占工业增加值的36.1%、33.3%、28.9%、5.2%,绍兴经济走上高质量发展轨道。
二、改革开放推动绍兴从江南小城向区域现代化城市转变。改革开放之初,绍兴是一个面积仅8.32平方千米的江南小城。
1983年撤地建市后,绍兴市委、市政府根据市管县新体制带来的变化,开始实施以城市为中心,城乡一体化城镇体系规划,提出“保护古城,开辟新区”的发展战略。1991年开始,启动开发城东新区,有计划改造老城区,适度建设城南新区,大力推进中心城市建设。通过推进旧城改造,改善城市配套设施,优化产业结构,加快新区建设,绍兴中心城市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开始加强。2000年6月,袍江新区开始建设。2002年,市委、市政府制订《绍兴大城市发展战略纲要》,提出“城市北进、旅游南延、沿江开发、多向拓展,成为杭甬间崛起的大城市”的城市发展战略。12月,镜湖新区挂牌成立。2010年7月,滨海新城建设启动。2013年10月,绍兴县、上虞市撤县(市)设区,绍兴市区总面积达到2942平方千米。此后,市委、市政府以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杭州宁波一体化发展为契机,实施融杭联甬接沪区域发展战略,全力把绍兴打造成为“一带一路”枢纽的重要节点城市、融杭联甬接沪的国际化城市、人文交流的特色城市。在打造以镜湖为核心的城市核心和地标性新城区的同时,实施推进古城更新战略,通过保护利用古城,并将非古城功能疏解,不断提升城市品质和综合竞争力。
三、改革开放推动绍兴人民生活由温饱向小康转变。改革开放40年,绍兴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呈现出大幅度增长态势。1985年至201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569元提高到30331元;1999年到2017年,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8580元提高到54445元。居民消费结构从温饱型向小康型转变,城乡居民家庭的恩格尔系数分别从1999年的36.7%和45.4%下降到2017年的27.4%和30.1%,居民生活由满足吃、穿为主的基本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变。2017年,全体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6495元,人均住房建筑面积52.6平方米;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汽车49.13辆,拥有计算机78.69台,拥有移动电话238.93部。
三
改革开放40年,绍兴的经济社会文化建设得到了快速发展。在改革实践中,绍兴各级党委、政府认真贯彻中央、省委的方针政策,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走出了一条符合绍兴实际的发展道路,积累了许多宝贵的历史经验。
一、坚持党对改革开放的领导,努力把握绍兴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正确方向。改革开放以来,绍兴历届党委不断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坚持“谋一域”与“谋全局”的统一,坚持“率先发展、走在前列”的标杆意识,在深入把握绍兴市情的基础上,审时度势,总揽全局,提出和实施绍兴发展战略和目标导向,引领和推进绍兴经济社会快速持续和健康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绍兴地委认真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和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开启绍兴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1983年撤地建市后,针对绍兴自然资源禀赋相对匮乏而人力和人文资源相对丰富的实际,市委相继提出和实施了“科教兴市”“开放兴市”“建筑强市”“品牌建设”等战略;结合绍兴历史文化名城优势和经济相对发达的实际,提出和实施建设历史文化与现代文明融为一体的“经济强市、文化名市、旅游大市”战略目标。之后又结合时代要求,将发展目标确立为建设“经济强市、文化强市、生态绍兴、和谐绍兴”和建设“特色产业城市、文化休闲城市、生态宜居城市”。为进一步激活和释放民间创造力量,又先后提出和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市”“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等战略纲领。这些战略纲领和战略目标立足绍兴历史和现实,为绍兴发展提供良好软硬环境。从改革开放初期实施适度宽松灵活的政策环境,到后来顺势而为、乘势而上,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城市与乡村、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等一系列关系,折射出正确的战略引领对于绍兴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作用。
二、坚持解放思想,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改革的进程,就是思想解放的过程。改革开放初期,全市各级党委广泛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活动,明确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引导广大群众树立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思想。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后,市委组织开展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讨论教育活动,明确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不可逾越的阶段。1988年,为振奋干部群众的改革热情,市委开展“绍兴精神大讨论”活动,引导全市人民汲取绍兴历史文化精华,弘扬发展乡镇企业中涌现的“四千”精神,激励干部群众在发展商品经济大潮中进一步解放思想,自觉更新观念。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发表后,各级党委广泛深入学习邓小平南巡谈话和党的十四大精神,以“三个有利于”为标准,引导群众树立市场观念、竞争观念、效益观念。进入新世纪,以市场为取向经济体制改革向纵深推进,市委多次组织思想解放大讨论活动。2000年,市委先后开展“致富思源,富而思进”为主题的“双思”教育和“总结绍兴经验,弘扬绍兴精神,开拓绍兴未来”讨论教育活动,进一步引导干部群众强化发展意识,加快绍兴改革发展步伐。2004年,在全市开展“胆剑精神”大讨论,激励全市人民攻坚克难求发展。2005年后,又相继开展“创业创新、走在前列”“树新形象、创新业绩”教育实践活动以及“弘扬胆剑精神、推进率先发展、实现富民强市”讨论与实践活动,在全市上下形成昂扬向上、奋发有为、勇于突破的精神风貌。2018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对浙江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后,市委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全会重大决策,与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对绍兴作出的重要指示紧密结合起来,要求全市党员干部要以思想大解放打开工作大格局,树立“市外就是外”的大开放理念,推进“八八战略”再深化、改革开放再出发。正是由于不断解放思想,绍兴在改革开放的各个阶段都取得发展的先机。
三、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努力探索绍兴改革开放发展之路。在长期的发展历程中,绍兴历届党委始终坚持把中央的方针、政策与绍兴实际结合起来,把学各地之长与创绍兴之新结合起来,积极探索创新,勇于超越自我。绍兴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责任制起步,逐步扩展至国有城镇集体企业的“扩权、放活”、承包经营责任制、劳动用工和分配制度改革。20世纪90年代,全市相继实施企业产权制度改革,逐步建立起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等现代企业制度,由此也催生绍兴企业争相进入证券市场融资,形成引人瞩目的资本市场“绍兴板块”。与此同时,在“放胆、放手、放权”和“不限发展比例,能高则高;不限发展速度,能快则快;不限经营规模,能大则大;不限经营方式,能活则活”“四个不限”等宽松环境和政策利好的刺激下,个体私营经济迅猛发展,并与改制后的乡镇企业,构成庞大的绍兴民营经济群体,成为绍兴经济的中坚力量,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格局在绍兴基本形成。2000年前后,各级政府积极推进国有产权交易、建筑项目招投标、政府采购、工业用地“招拍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等资源要素的市场化改革,并统一进入公共资源交易平台,较早初步形成区域市场经济体系。在绍兴大城市发展过程中,绍兴市委、市政府正确处理城市发展与古城保护的关系,坚持“在发展中加强保护,在保护中加快发展”的理念,按照“点、线、面保护”与古城格局风貌保护相结合的要求,开展修复文物古迹、修缮历史街区、整治河湖水系等系列保护维修工作,探索出闻名全国的古城保护“绍兴模式”。这些改革创新举措,为绍兴发展提供了先发优势。
四、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市人民。在改革发展中,绍兴历届党委高度重视社会建设,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统筹做好各项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教育是人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重要途径,市委将教育置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进办学体制改革,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加大公共教育经费投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学前教育和高等教育。进入新世纪,以创建教育基本现代化乡镇为抓手,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至2017年,绍兴成为全省基础教育普及程度最高、优质教育资源覆盖率最高的地区之一,基本形成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中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等各级各类教育较为完备并协调发展的现代教育体系。就业是民生之本,市委把做好就业工作摆到突出位置,不断完善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支持广大劳动群众积极就业、大胆创业;积极培育劳动力市场,通过转岗培训、再就业服务中心、发展社区服务业等方式,建立健全市场导向的就业机制。同时,加强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建设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起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体系。2017年末,全市基本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分别达328.96万人和461.84万人,城镇失业保险参保人数131.81万人;全市实现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年支出低保金3.05亿元,救助低保对象49528人;医疗救助113.5万人次,支出救助金1.22亿元。
中共绍兴市委党史研究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