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昌县东茗乡下岩贝村早晨云蒸霞蔚的秀美风景。谢南华 张亮宗 摄
2018年9月26日上午,联合国的最高环境荣誉——“地球卫士”颁奖典礼在美国纽约联合国总部举行。浙江省“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简称“千万工程”)被联合国授予“地球卫士奖”中的“激励与行动奖”。荣誉的背后是浙江省用了15年的时间久久为功,扎实推进“千万工程”,造就了万千美丽乡村,取得了显著成效,带动浙江乡村整体人居环境领先全国。而绍兴市的古村落保护与利用,正是“千万工程”的缩影——
作为首批历史文化名城,绍兴市具有2500多年的建城历史。千百年来,绍兴各地涌现出大批古建筑,这些古村落、古建筑星罗棋布,分散在绍兴的百乡千村,如同一颗颗耀眼的明珠,正所谓“碧水青山有古风,悠悠然然见古村”。
如今这些古村落、古建筑已经成为绍兴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资源禀赋。让其活化起来,助力乡村振兴,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绍兴的一种共识。
“唐诗之路”带出“金脉富矿”
据介绍,“浙东唐诗之路”起于浙江钱塘西兴(今杭州萧山),沿古运河,经古越会稽(今绍兴),转上虞,溯剡溪(今曹娥江),过嵊州、新昌至天台山(今台州),终于永嘉(今温州),穿过绍兴市的诸暨、柯桥、上虞、嵊州、新昌等地,几乎横贯全境。
唐代诗人白居易曾形象描绘“东南山水,越为首,剡为面,沃洲、天姥为眉目”。据专家学者考证,“浙东唐诗之路”的精华地段主要集中于绍兴一带,仅从《全唐诗》统计,就有450多位唐代诗人游历过这条风景线,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作。
唐诗之路上的点点明珠,便是镶嵌其中的数百个古村落。
绍兴的古村落呈条块状分布,其比较著名的分布走向,首属浙东唐诗之路。据不完全统计,光在这条唐诗之路上,绍兴境内目前已创建省级历史文化村落达116个。
而与唐诗之路相呼应的,还有绍兴的鉴湖及运河沿线古村落分布群,以及以绍兴安昌古镇为代表的师爷文化的古迹、古建筑等资源,再就是古城内著名的鲁迅故里、王羲之故里和王阳明故里。无疑,古村落已经成为当下绍兴文创建设、旅游开发、乡村振兴的宝贵资源,是绍兴未来发展振兴的“金脉富矿”。
但与此同时,大批量的古建筑、古村落还等待着维修、保护和活化利用。如果不加以及时地保护,许多古村落就会在城市化建设中被湮没,甚至损毁流失。
事实上,绍兴许多政协委员早就把眼睛盯在古村落、古城的保护和利用上。这些年来提案不断,所提对策建议不乏真知灼见,仅今年的提案中涉及这方面内容的就不下十件。
今年年初时,绍兴市政协召集市农办、规划、建设、旅游等部门,面商古城、古村落的保护利用工作。用绍兴市政协副主席冯建荣的话来讲:“古村落、古城既是绍兴的一张金名片,又是绍兴经济发展的一座金矿,唯有用情怀和崇敬之心去对待,才能方得始终。”
绍兴市政协从去年开始,谋划古村落保护利用这个课题,并专门成立了课题调研组,对全市古村落、古建筑分布与面上基本情况进行走访摸底。
日前,绍兴市政协专题召开界别协商会,邀请市政府相关部门的负责人前来参加,商议由市政协组织的“关于保护利用古村落助力乡村振兴”课题的互动交流。
一村一品一村一韵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调查,调研组发现,绍兴对古村落、古建筑的保护利用,不搞一刀切,按照“一村一品、一村一韵、一村一景”的模式开发,同时也积极保护传承,找出了合理管用的办法,边做边悟,从中也得出一些可供各地借鉴的经验。
诸暨市东白湖镇斯宅村,以“千柱屋”闻名江南,是清代一富商修建而成。如今,通过修缮保护,这里已成为历史文化旅游新天地。每年来村里旅游的游客达上万人次,村民开办的各类店铺生意兴隆,为当地百姓创造了可观的经济收入。难怪当地人说,“千柱屋,千柱屋,天天游客如集市,家家小店闹盈盈”。
而同在诸暨市璜山镇溪北村的古建筑群则是艺术的殿堂:上百年的老台门连片成群,一栋栋式样别致、建筑考究的台门、戏台和祠堂内,木窗镂花,牛腿雕刻,彩绘绚丽,屋脊、栋梁、门窗、柱子都是精雕细琢,所雕刻的花卉、植物、人兽、动物、戏曲故事、神物造型等图案,精美绝伦,美不胜收。
溪北村负责人告诉调研组,他们采取“三个一点”的办法,即“上级支持一点、乡贤捐一点、村民筹一点”的办法,以古建筑修缮保护和利用为根基,依托当地的青山绿水生态资源,开辟宜居、宜乐、宜游的古村落风光旅游地。
与诸暨相邻的柯桥区冢斜古村,以及新昌县斑竹村古建筑、古驿道,则已分别打造成了越文化田园风光园和“浙东唐诗游”旅游胜地,再配上古色古香的民宿、文宿经济,更是吸引四面八方的游客纷至沓来。
像这样已经活化起来的古村落,在绍兴已涌现不少,而等待活化利用的古村落似乎还排着长队。
值得一提的是,修缮王阳明故里、墓道,以及创办王阳明心学研究学校,得益于政协委员连续多年的提案。这些提案一一被列为市委、市政府领导领办的重点提案,通过召开专题面商会,政府把政协提案的建议意见逐条采纳,并付诸行动。
目前对阳明故里约1平方公里范围的修缮保护规划正在论证之中,规划确定后,绍兴8.3平方公里的古城,将形成鲁迅、王羲之和王阳明三大故里,为彰显古城文化、打造绍兴文化旅游新高地开辟创新的样板。
讲好唐诗之路背后的故事
在当天的协商会上,有不少专家和政协委员建言:“应讲好唐诗之路背后的故事,给古城、古村落赋予精神和文化的内涵,让其丰满起来、活化起来,形神兼备、相得益彰。”
一些从事传统文化研究的专家提出,要把浙东唐诗之路、鉴湖运河之畔、师爷文化之地沿线、沿河的秀美山水、古村、古建筑与人文内涵结合起来,将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变为产业发展、乡村振兴优势,走出一条富有绍兴特色的文创之路。
长期从事古村落保护研究的绍兴市政协委员屠剑虹说:“古村落是不可再生的珍贵文化遗产,是需要我们守望的精神家园。保护是对老祖宗的交代,传承是利在当代的好事。”
绍兴市政协在向市委、市政府报送的有关对古村落保护利用的建议意见上,明确提出了六条建议,即:建立“政府牵头、部门配合、社会参与、村为主体”的工作管理机制;拓展投融资的渠道和方式;成立保护利用专家咨询委员会;实施古村落产业融合、活化利用;依靠社会力量强化保护举措和全面摸排调查、建档录名等。
针对政协提案,市委书记马卫光高度重视,专门作了批示,要求相关部门研究并明确实施意见。
可喜的是,前不久,绍兴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专题研究绍兴文创大走廊三年行动计划,抓住杭绍甬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增强绍兴的影响力、美誉度,助力绍兴经济转型升级,助推乡村振兴战略。
今年以来,绍兴涉农部门加大对农村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的力度,提出以省级历史文化村落为重点,有序推进利用价值较高的古村落、古建筑、古遗迹的保护修缮。
碧水青山,悠悠古村。保护好古村落,并与之活化利用和传承,这是一件颇具眼光的举措,在留住乡愁记忆、延续乡村文脉的同时,为新时代的乡村发展、产业转型、人与自然的和谐和美,必将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原载2018年12月13日《人民政协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