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把伞竟卖出2400元,在浙江天玮伞业,这已不是销售神话。“盯着低端伞市场不放,只会限制企业的健康发展,中高档伞是我们今后的主要生产方向。”昨天上午,天玮伞业总经理潘伟告诉记者。
“全球三把伞,一把崧厦造。”崧厦镇有1400余家伞厂,每年超过全球总量三分之一的伞从这里走向全世界,产量虽高,但知名度低、技术含量低、品质低下等问题都困扰着崧厦伞的口碑和市场的拓展。
从去年开始,崧厦龙头企业天玮伞业开始转型升级,主动寻求高质量发展出路。为此,天玮成立了专门的设计公司,同时着手调整产业结构,精减人员、降低产量、提质增效,自主设计高端伞种。据了解,2016年和2017年,天玮伞业的营业额均为2亿元左右,但生产人员由900人减少到450人,产量也从2300万支减少到700万支,企业利润2017年比2016年反而增加了800万元。
产业结构调整背后是生产方式的变化。在天玮的生产车间里,劳动密集型产业带来的人员拥挤、环境脏乱已不见踪影,工人们在整洁宽敞的车间有条不紊地剪裁缝制布料。与此同时,在设计公司,一大批高素质设计人才正紧锣密鼓地讨论、画图、打样,为高质量雨伞生产源源不断地输送新想法。
把伞造进用户心坎里,再贵的伞也不愁销路,天玮伞业的变化印证着这一点。卖出2400元高价的是天玮伞业新研发的一款名为“三驾马车”的工艺伞,伞面图案上,甲骨文底纹衬托着独特的品牌故事,日本定制的织造面料让伞面永不褪色。还有一款不沾水的纳米雨伞,尽管国外售价已高达50美金,也不妨碍它成为市面上的抢手货。
“客户想要的雨伞,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天玮伞业技术部经理王宇告诉记者,公司每年设计研发投入达到200多万元。近年来,天玮伞业的研发重点已不仅仅是雨伞设计,也对面料等基础材料进行研发,从而带给用户全新的用伞体验。
在天玮伞业的展厅里,最轻的一把雨伞仅82克,还有最防风的伞、设计专利最多的伞,以及用提花方式展现兰亭序诗词的文创伞……一系列中高端的全新伞种诉说着天玮锐意进取的决心,也诠释着崧厦企业在传统伞业转型升级之路上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