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市政府召开针对“大棚房”的清理整治专题会议,要求坚决彻底打赢“大棚房”清理整治硬仗,守好耕地红线。
“大棚房”,一般是指以农业大棚为名建设的与农业无关的“配套用房”。它的概念很明确,但识别有难度。从绍兴当前排查出的“大棚房”来看,它们往往是以山庄、农家乐的面貌出现,周边山清水秀、景色怡人,有的是当地乡村振兴招商引资的重点项目,有的甚至是村级经济创收的重要来源。如果不是深入核实,很难将这些光鲜亮丽的项目跟违法建筑联系在一起。
然而,真相很残酷。这些“大棚房”,有的审批文件中明明规定是农用设施用房,却打造成了度假村,不但有豪华餐厅、咖啡吧,甚至还有健身房、游泳池,远远超出了“放置农具”这样的功能限定;有的“大棚房”更是直接占用了基本农田,对耕地红线视若无睹。
有一种不容忽视的错误观点:农旅结合是搞活村级经济的好路子,是乡村振兴的要求,只要不污染环境、不破坏生态,“大棚房”就有它存在的合理性。这种观点有意无意忽略了这些“样板工程”占用耕地甚至是基本农田的事实,模糊了合法与非法的界线,是对“大棚房”的默许和纵容,更是一种短视行为。从长远看,这种建立在违法基础上的乡村振兴模式,触碰了耕地红线,破坏了农业生产,不但对农业和农村造成伤害,也危害了国家的粮食生产安全。这种一开始就打上“非法”标签的行为,注定无法长久,清理整治也只在早晚。
前不久,习总书记多次批示秦岭北麓西安境内违建别墅破坏生态环境的问题,足见党中央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大棚房”整治,关系着守住粮食安全底线、守好耕地保护红线、夯实乡村振兴基层基础的问题,各级党委政府来不得半点含糊。地方政府和基层干部当下要做的是以秦岭别墅为反面教材,真正提高思想认识,将“大棚房”清理整治作为一项政治任务,不折不扣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