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二都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落后。如今的二都村环境优美,村民们和睦相处。这种脱胎换骨的转变从何而来?靠的就是“三治融合”,凝聚全村力量。
上虞区驿亭镇二都村,350多户村民几乎家家都种植杨梅,去年人均收入达2.8万元。
二都杨梅种植历史悠久。近年来该村更将经济发展与绿化生态、杨梅文化、山水意境相融合,全村已有大大小小杨梅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20余个。专业合作社不光传授杨梅种植技术,而且包销售,解决村民后顾之忧。
50多岁的徐光善夫妻俩,种有500多株杨梅树,可夫妻俩自去年以来身体状况较差,孩子尚在上学。专业合作社获悉老徐家的实际情况,主动上他家“承包”了今年所有杨梅树的采摘和销售。“像这样互帮互助的事,在村中还有很多。”村支书宋斌钧告诉记者,专业合作社建立了强大的销售网络,一些家中缺少劳动力的困难户、老弱家庭,都不用担心自家杨梅没销路。今年,全村杨梅销售收入达到3000多万元。
在农村,大操大办红白喜事不仅造成铺张浪费、催生“人情债”,还造成盲目攀比的奢靡之风。二都村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制定移风易俗村规民约,刹住不正之风。同时,垃圾分类、美丽庭院、山林保护等,均列入村规民约中。
每周,舜杰律师事务所的许律师都会来二都村“坐堂”,帮大家看看合同书写规范与否,接受村民免费咨询。“有了法律顾问,村重大事务决策有了强大的法律后援,也方便村民及外来务工人员及时得到法律咨询及援助。”村干部说,村中网格调解蔚然成风,民间纠纷登记、排查、调解制度健全,近三年村中没发生过一起需要调解的矛盾纠纷。
早在2014年,二都村就建立了乡贤理事会,乡贤们常为村级治理献计献策。原本村中有个早已关停的小砖窑厂,因为取过泥,形成一个大水坑,也由此成为劣五类水。乡贤们出资18万元,让其变成一个景观池。一位徐姓乡贤得知村中要建一个“口袋”公园,选址中涉及到自家数分自留地,干脆将其无偿让了出来。
“我们村有个特别的现象,靠勤劳致富的村民有近半数在城里买了房,双休日村中就比较热闹,在外上班的人纷纷回到村中,忙着给杨梅树整枝、施肥。而到了杨梅季节,家家户户门前车水马龙,可忙了。”70多岁的徐大妈说,二都村的自然环境本身就好,现在村庄越来越美,不光在杨梅季节,平日里外来游客也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