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丰农贸市场曾被市民称为柯桥区“菜价最高”“环境最差”的市场,如今已成绍兴首个超市化经营的农贸市场。干净的地砖,规范的自选区,3个收银台,各色水果菜品都明码标价,摊主成了营业员。大半年时间,该市场的销售额比之前提高50%左右。
去市场买菜,感觉通常都不太好。昏暗的灯光,糟糕的环境,摊主口头报价,食品安全的担忧,素质参差不齐的摊主,甚至可能遇到以次充好或短斤缺两。尽管我市的农贸市场近年来硬件已有所提升,卫生状况也大有好转,但相比于超市的购物体验,农贸市场还存在着一定的差距。以租代管的粗放型管理模式,已经跟不上“马大嫂”的消费需求,所以越来越多的市民走进超市买菜,并不是冲着打折优惠而去,更多的是追求一种明码标价状态下的透明交易。
红丰农贸市场的“农改超”,改变了菜价高、环境差的局面,降低了劳动力成本,销售价格也同步进入“超市模式”,低于周边农贸市场均价10%~20%。市场在降成本、优环境、提服务上下了功夫,顾客的消费体验改善了,生意也明显好于过往。这说明“农改超”是一个成功的尝试,红丰也为“菜篮子”惠民提供了一个好样本。
同样的市场,不同的经营模式,为何冰火两重天?关键在于超市化的经营模式减少了采购中间环节,实现了统一进货与质量把关,消除了问题蔬菜混迹市场的可能性。特别是明码标价的推出,有利于顾客比价比质,也防止了看人报价等宰客行为的发生。当然,农贸市场超市化之后,并不意味着从此成为“免检”市场,职能部门的监管手段也要随之调整,以适应超市化监管的机制去严格规范市场的食品安全与诚信经营。
让“菜篮子”拎得更轻松,让“马大嫂”也有良好的消费体验,更多的农贸市场都面临着转变经营模式的提质优化,“农改超”无疑值得推广普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