枫源村的文化景观墙。
正值秋高气爽时节,诸暨市枫桥镇枫源村枫红杏黄,一派祥和的景象,仿佛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走进枫桥镇枫源村综治中心,记者见到了枫源村村委会主任骆根土。他自豪地说,枫源村是浙江省全面建设小康示范村、浙江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和绍兴市民主法治村,矛盾调解率达到百分之百,真正做到“矛盾不出村”。
枫源村是“枫桥经验”的发源地之一,也是枫溪江的源头,“枫桥经验”在枫源村的发展如潺潺溪水般生生不息,在不同时期呈现出不同的生命力。
从“靠山吃山”
到“绿水青山”
“‘枫桥经验’为何50多年来长盛不衰?因为它的精髓就是‘走群众路线’。”骆根土说,“运用‘枫桥经验’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和发展环境,提高村民发展经济的积极性。”
本世纪初,随着经济状况的改善,枫源村的主要矛盾纠纷也发生了急剧变化。骆根土说,原先的偷、盗、抢等治安案件减少了,与此同时,经济和生态环境方面的矛盾凸显。
枫源村有丰富的高岭土资源,储量达到1700万吨。上世纪70年代,村里兴起开矿热,村民们开采高岭土售卖到硫酸厂。上世纪90年代中期,枫源村开矿产业的年利润一度达到100万元。这一阶段的“靠山吃山”,给村民们带来了丰厚的收入。
但矿山开采造成的人员伤亡以及环境污染,加剧了村民之间的矛盾。2005年以后,枫源村开始压缩高岭土矿业,除了特定的矿山,其他都关停了,并有计划地实施矿山复绿。生态得到保护,环境逐渐变美。依靠山清水秀的田园风光,枫源村目前成功引入了3个旅游项目,投资总额1.3亿元,绿水青山,成为了新的“金山银山”。
网格长
“网”住大小矛盾
2006年大竺、大悟、泰山3个自然村合并成枫源村后,村子大了,人口也多了,村子里新的问题出现了,怎么管?
2008年6月,村里一位矿主扩大生产规模,在未征得山林所有者骆某同意的情况下,让人砍掉了山上的树木修建道路。骆某发现自家自留山的树木被人砍了,怒气冲冲,拿着柴刀就赶到矿上,没找着矿主,转身就赶往矿主的家中。
两名村民代表闻讯后,赶紧截住怒气冲冲的骆某。“你先冷静下来,把刀放下,什么事情都可以讲的。”村民代表反复劝说,骆某慢慢冷静下来。最后,在村干部的协调下,矿主也认识到自己的莽撞,拿出2000元钱赔偿骆某的损失。骆某事后说:“幸好当时村民代表拦住了我,不然,可能出大事了!”
这一事件的及时化解,得益于该村的综治网格化管理。骆根土告诉记者,该村将全村580户农户分成36个网格,分别由36个村民代表负责联系,村两委会干部每人联系4至5名村民代表。一旦农户发生矛盾纠纷,所联系的村民代表会立即赶到,无法调处的,再报村两委会调处。严密的网络,将村民之间的纠纷在第一时间消除。
通过网格化管理,创新发展“枫桥经验”,逐渐做到家庭琐事不出户,邻里纠纷不出组。
村干部入户收集村民意见建议。(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在线法官”
巧断村案
要真正做到矛盾不出村,对枫源村的基层干部和调解人员来说,最大的挑战就是法律知识的欠缺。骆根土说,为解决这个问题,村里与公、检、法、司建立了指导调解联络站,让广大群众学法、懂法、守法。
2011年,村里一对兄弟和妹妹闹僵了,起因是父母去世,已出嫁的妹妹提出要分遗产,兄弟俩不同意。像这类事,10年前,总是由家族中威望较高的长辈拍板。但随着村民法律意识的增强,老规矩渐渐行不通了,最后闹到了村委会。“确实,按照老规矩,嫁出去的女儿不能分遗产。但从法律角度讲,子女有赡养父母的义务,也有权利继承财产。”骆根土说,兼顾乡情与法律,他提议,妹妹分少点。
话虽出口了,但到底怎么分,骆根土心里也没底。为此,骆根土把他们请到“网络法庭”,通过在线视频与枫桥镇法庭的法官“见面”。法官韩华依据《继承法》,结合实情,建议兄弟俩各分得40%,妹妹分得20%。“如果打官司,浪费时间又费钱。这样的分法我们都接受。”三兄妹和解了。“乡村恶性事件往往由鸡毛蒜皮的小事酿成。”骆根土说,请“在线法官”断案,是枫源村依法治村的新办法。
后来这一做法经中央电视台报道后,在其他地方推广开来。
“三上三下”
透明决策
“村民为什么会闹事、会上访?问题有时候出在村干部不按规矩办事上。”骆根土说。
诸暨市“枫桥经验”研究会会长陈善平对此也深有感触。他说,新世纪村级治理矛盾不断升级,因为村委会主任由村民直接选举,“买票现象”、凭借家族势力架空村委会主任职权等现象时有发生,于是上访户多起来,干群关系紧张。
为解决这一矛盾,枫源村坚持和发展“枫桥经验”,创造性实施“三上三下三公开”民主议决制度,即村中所有的重大决策,都应该由村民群众一起来决定。
“一上一下”即收集议题阶段,群众意见上,干部征求下;“二上二下”为酝酿方案阶段,初步方案上,民主恳谈下;“三上三下”是审议决策阶段,党员审议上,代表决策下。决策、实施和结果满意度全过程公开,确保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让群众来当家。
通过这一制度,村内实施的自来水改造、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枫溪江景观环境提升等工程,得到了全村村民的理解和支持,村级建设工程至今“零上访”。
枫源桥的建设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在“二上二下”方案论证时,有党员建议提高大桥抗洪能力,经村两委会讨论,就在“三上三下”审议时延长了12米的设计长度。虽然桥的造价提高了,但是全村都支持。2012年,50年一遇的台风“海葵”来袭,枫源桥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
“村务工作千头万绪,目标只有一个,全心全意为群众服务。思路千条万条,走得通的只有一条,就是走群众路线。”骆根土总结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