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纪念枫桥经验55周年 >> 新闻聚焦
新时代“枫桥经验”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
2018年10月28日 08:53:19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如何从“心”源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精细化的社会治理,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绍兴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在社会心理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与思考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打造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把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看成社会治理的重头戏。如何从“心”源出发,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精细化的社会治理,培育良好的社会心态,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安定有序?绍兴作为“枫桥经验”发源地,在社会心理建设方面作了积极探索与思考。

一、基本做法

一是优化平台,织密“心”网,提供全方位精准化服务。我市把推广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作为提升发展“枫桥经验”的七大工程之一,从纵向推进县、镇、村三级社会心理服务平台建设,从横向推进重点区域、重点单位、特殊点位的多点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平台建设,从虚、实层面推进线上线下整合,实现全域全员心理服务的覆盖。针对专业人员的匮乏,组建由卫生院精卫医生、派出所民警、司法所干部、学校老师、网格管理员等组成的兼职和志愿者队伍,并对他们进行培训、督导。

二是关注特殊人群,建立“心”链,预防问题“漫堤”。由政府主导,综治牵头,依托心理服务机构,将特殊人群心理信息嵌入综治信息平台。卫计、公安、民政、教育、残联等通力协作,形成联动机制,并把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工作纳入综治平安考核。重点是建立监测预警干预机制,对刑满释放人员、社区矫正人员、信访重点人员等七类人群,做到精准筛查识别风险、精准预警防范风险、精准干预消除风险。通过各级平台的服务,构建起以心理知识宣传普及为前端、心理问题监测预警为中端、高危人群精准干预为末端的“社会心理健康全程服务链”。

三是“本土构建”,培育“心”树,实现“善治”目标。与绍兴产业结合,在诸暨市大唐镇设“大唐袜都心灵港”,在越城区东浦街道建设“黄酒小镇心理健康服务站”;与绍兴名人结合,在越城区书圣社区建立“书圣故里心理咨询室”,把王阳明致良知、知行合一、问政于民等思想与党建工作、小区管理、居民自治等结合,实现小区完美蜕变;与人文特色和历史传承结合,在柯桥区柯岩街道建立“老马心理调解室”,在越城区塔山街道罗门社区建立“‘宽宽心’心理工作站”等,面对面辅导、点对点疏导。

二、几点思考

一是正确定位,促进社会心理服务方向明确、领域拓展。首先要正确定位社会心理服务体系。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不同于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它是从社会治理的高度出发,需要解决的是宏观的社会心理问题。因而,此项工作以政府主导,综治牵头,部门配合,卫计发挥专业技术优势,共同推进,较为理想。其次要健全各部门协同机制。加强部门联动,在日常排查评估和风险预警、干预上,既要明确责任分工,又视情况完善相互对接,促进合作。信息化时代,尤其要推进精神卫生信息系统与居民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全员人口数据库等对接,为做好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工作提供数据支持;要实现部门与部门、部门与镇街之间信息资源的深度共享机制。再次要拓展社会心理服务“新领域”。与党建结合,提高党员干部心理素质,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与信访稳定工作结合,在信访工作中引入心理疏导干预,在解决利益诉求的同时,更加注重解决心理欲求;与乡村振兴结合,完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把社会心理服务融入“村规民约、家规族训”之中,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

二是加强队伍建设,促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量质并举。要做好优化存量和扩大增量的文章。首先要壮大基础队伍。把心理医生、心理教师队伍建设作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打基础、管长远的重要工作来抓。在大手笔引进名院名校知名心理专家,积极引进高校心理学专业毕业生的同时,更要优化现有教师和医生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心理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对当今中小学心理教师边缘化、各类学校心理教育课程均有不同程度减少等现象,须及时纠正。其次要培育社会队伍。整合社会心理服务的社会资源,鼓励心理专业人员从事心理健康服务行业,积极培育专业化、规范化的心理咨询、辅导机构,引导社区组织、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再次要组建专门队伍。根据特殊人群需要,组建专门队伍,开展定制化心理服务,有效开展“心防”工程。

三是加强保障体系,促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持续发展。一方面把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经费列入各级、各部门预算,从人力、物力、财力上保障工作顺利开展。另一方面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形式,与企业、相关组织签订服务协议,搭建协作服务平台,支持引导社会力量有序有效参与心理健康服务工作,为机关、企事业单位、基层组织和群众提供心理服务,扩大服务的覆盖面。

四是健全工作机制,促进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有效开展。首先要健全宣教帮扶机制。通过设置专栏、推送心理服务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普及心理健康常识,并逐步消除公众对心理疾病的病耻感,积极自助;强调媒体的正面引导,严厉遏制个别自媒体为夺眼球不负责任的传播;多渠道开通服务热线、网络平台,及时了解和回应民众关切的有关问题,对重点人群开展重点服务,对特殊人群开展专项特定服务、个案服务、集中服务、指定服务等,优化社会的认知认同,重塑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其次要健全保密机制。在社会心理信息采集、重点人群和特殊人群心理健康排查摸底工作中,必须配套完善必要的隐私保护制度,消除有关顾虑,为工作的开展扫除障碍。再次要健全评估机制。督导考核要重结果,更要关注过程;要重显性的量,更要关注隐含的质;要重排头兵,更要关注落伍者。

总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枫桥经验”具有挑战性和创新性的尝试,需要关注和呵护,由“心”而治,走稳走远。

作者单位 市“枫桥经验”研究中心


作者:李 萍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