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嵊州市千名公务员近日参加了2018普通话等级测试,并对公务员普通话水平提出了硬性要求。相信这一举措能够发挥党政机关公务员在推广普通话、规范语言文字方面起到引领作用。
俗话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以此来形容绍兴地区的情况是最贴切不过了。记得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大学时,寝室里诸暨、新昌、嵊州各地同学都有,用方言交流了一个学期才适应起来。问题是在嵊州这样的地方推广普通话还真有点难度。听惯了“说的像唱的”嵊州话,如果用普通话与当地村民沟通,会被认为是“硬翘翘”“打官腔”,无形中就拉开了与群众的距离,显得有些生分。仔细思量,这里面有两个议题。一是在农村,尤其是相对偏远的山区,群众对普通话如何接受、适应的问题;二是党政部门人员联系群众时该如何用好普通话的问题。
对于前者,我觉得只要我们党政部门工作人员能够持之以恒地学、用普通话,群众一定会慢慢接受。尽管国家推广普通话多年了,但风俗习惯根深蒂固,要改变却并非易事。虽然与前些年相比,说普通话的人多了起来,大环境好多了,老百姓的接受度也有了很大提高,但“推普”工作仍任重道远,需要我们坚持再坚持。从另一角度看,关键在于我们党政部门工作人员怎么学好、用好普通话。首先,要把普通话由“硬”变“软”。不少老百姓觉得普通话“硬翘翘”的,不像越乡清音来得动听。对于这点,我们可以适当作点铺垫过渡。前几日,《绍兴晚报》的一则报道可以给我们一些启示:来自安徽、湖南的几位外来志愿者为了与患者沟通,主动学了嵊州话,知道“爷爷”叫“芽芽”,“奶奶”叫“娘娘”。日常工作中,一声“芽芽”、一声“娘娘”不知要消除多少隔阂。同样,我们党政部门人员在与百姓接触时,能不能先来点“软”的,慢慢化“软”为“硬”,自然过渡呢?
更为重要的是,普通话只是一种形式,所表达的内容更是要“普通话”——老百姓所思所想。我们一些党政部门人员一用普通话表达就不自觉地陷入了机关化的思维模式,套话多了、大话多了,老百姓当然不爱听,必然会认为是在“打官腔”。所以,我们在与群众接触时,一定要事先多做功课,多了解民情,把话说到百姓的“心坎”上去,这样无论你用什么语言表达都会毫无压力。普通话作为一种语言,只是外壳,所要表达的东西才是内核。如果我们能够想百姓所想,思百姓所思,表达的是真情实感,说的是普通百姓的贴心话,那老百姓自然会接受并喜欢上你讲话,甚至会牢牢记住你讲的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