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环保工作怎么做?环保监管人员查什么?今年2月起,柯桥区率先在印染行业内推行“最清家底”编制工作,目前已有89家企业完成编制。
“最清家底”,涵盖环评审批验收、排污许可、配套设施分布、管道走向等多项内容,大到营业执照、排污许可证,小到有多少排污口、分别设置在哪里,都标示得一清二楚。通过这样一个全面梳理、系统编制的过程,目的就是摸清“环保家底”,下好加强环境保护“先手棋”。
作为一项创新之举,编制“最清家底”至少有两方面的积极意义:其一,企业可以由此更深入地了解自身环保管理中的风险所在,进而查漏补缺,提高环境污染事件的应对处理能力,避免之前可能存在的“无知者无畏”现象;其二,一目了然的“家底”,也便于环保执法人员据此开展执法检查。
但是,美好的愿望不一定达成理想的结果。在全力转型升级、依法达标排放尚未成为企业共识的背景下,“最清家底”是不是“最清”,首先就得打个问号。会不会有企业企图“浑水摸鱼”,故意对相关设备、数据进行隐瞒?有没有企业可能搞“两本账”,应付检查的是一本,事实上却还有另一本?作为监管者,必须多一分问题意识,多一分质疑精神。因此,除了搭建“最清家底”的框架、指定“最清家底”的基本内容,环保部门更有必要从一开始就参与到企业的摸排工作中去,杜绝暗箱操作,夯实“最清家底”的根基,让“最清家底”名副其实。
同时还要看到,“最清家底”的编制,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其内容不能一成不变,而必须根据整体的环保形势,结合最新的监管要求,作出相应的调整完善,做到与时俱进。
说到底,“最清家底”固然为环保执法提供了更清晰的依据,更便利的路径,但还远远没有让执法人员可以“按图索骥”的地步。这几年来,在环保高压态势下,污染企业气焰式微,但自觉守法的意识尚待提升,个别企业尽管口口声声要加强环保,却仍习惯于干一些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事,我们的执法者既不能认为有了“最清家底”就可以一劳永逸,更不能一味将“最清家底”作为“路线图”,否则很可能被牵着鼻子走。
面对积弊甚久、纷繁复杂的环境污染问题,只有延续执法高压态势,强化执法打击力度,让违法行为无处遁形,才能真正打造“阳光企业”、亮出“最清家底”,才能护佑美丽绍兴的建设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