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半年,绍兴将迎来三大高规格赛事,除了水陆“双马”,女排世俱杯也将于12月在我市开赛。值得一提的是,绍兴是亚洲唯一一个皮划艇马拉松世界系列赛主办城市,而女排世俱杯也是首次落户中国。
近年来,在绍兴的城市标签上,除了“文化”还可以贴上“体育”,一系列国际级的体育赛事频频在绍举办,国字号的赛事更是接踵而至,高档次的体育场馆拔地而起,高等级的赛车场已经启用,水陆“双马”更是成了绍兴每年的保留节目。绍兴体育之风日盛,体育之城已雏形初具。
衡量一个城市是否具有体育之城的潜质,从几个方面的指标可以评价,譬如高规格赛事的举办场次与服务能力,硬件设施的档次与容量,体育人才的培育和选送,全民运动的氛围与基础,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以及体育文化与市民健康程度的对比。不可否认,经过多年努力,绍兴的体育设施非常完善,全民运动的氛围日益浓厚,体育赛事的接待能力与服务质量也屡经考验,有目共睹,在国内地市阵营,绍兴打造成为“体育之城”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无疑是位居前列的。
当然,我们也有短板,相比国际赛事的频频落户,体育产业的薄弱基础令人汗颜,每一次的比赛都像一阵风刮过,热闹之后往往归于寂寞,还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一个城市的体育面貌,也还没有给我们的体育发展理念带来蝶变。为什么比赛归于比赛,日常归于日常?何不借高规格赛事的东风,深挖体育器具、健身装备、运动服饰、体育娱乐的产业富矿,通过绍兴制造来拉伸绍兴体育的产业链,并规划兴建体育特色小镇、体育文化街区,打造“越字号”的运动品牌,让体育产业与国际赛事同频共振?
除了强大的产业支撑为体育之城发力,全民运动的基础也是体育之城的软实力。绍兴有必要以专业比赛为契机,策划组织各种群众体育活动,点燃全民健身热情,尽最大限度健全小区的运动健身场所,增加公共体育设施的投入,提高体育场馆的开放度与利用率,想方设法化解市民运动需求与场馆设施制约之间的矛盾,鼓励民资流向体育场馆建设,布局设立便利的“微运动”场所,赋予一些公共场所体育健身功能,让体育元素无处不在,让体育运动之便利无处不在。
打造“体育之城”,我们并不单单追求城市的又一标签,而是要通过“体育之城”的打造,提高全民身体素质与全民运动意识,丰富城乡体育设施,做大体育产业经济,最终形成赛事、产业、素质三足鼎立齐头并进的良好势头,为健康绍兴、文体绍兴作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