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本报头版、二版刊登的两则消息,都是关于科技和民生。一则是关于公共场所AED配置的逐步全覆盖,为心脏骤停抢救赢得时间;一则是关于城市不文明行为和违规行为的识别、抓拍、报警,为城市秩序和公共利益撑腰。
越来越多富有科技含量的民生新闻见诸报端,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正是因为越来越多的新科技借助各类政务平台,渗透到百姓的日常生活,“科技改变生活”才从一句宣传册上的口号,落地为百姓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智慧城市”建设才从一条条冰冷的规划,转化为一项项体现民生温度的公共设施;每年大量的科技创新投入、科技人才培养,才变得更有意义。
智慧城市建设的推进,一点一滴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不仅贴心,而且可爱。不信,你回忆一下今天与哪些科技成果打了交道?早上在放心早餐摊点买早点,拿出手机对着二维码扫一扫,“嘀”的一声后,一句“老板,给你了”后便扬长而去。中午,要去附近聚餐,不远不近的距离,打车太贵,拿出手机扫一扫共享单车上的二维码,“啪嗒”一声车锁开了,骑上就走。晚上你接到了陌生电话,大数据预警让电信诈骗无处遁形:“公安提醒您:该号码已被标记为诈骗电话,请谨慎接听!”
科技应用给民生带来的改变有目共睹。期待未来更多科技与民生完美融合,更多科技成果实现民生的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