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底子薄弱,资源禀赋贫乏,村治一度瘫痪的新昌县东茗乡后岱山村,在众多“网红村”中脱颖而出,透过“面子”看“里子”,其原动力究竟是什么?
班子的“拼”振奋了干部的“心”。所有到过村里的人都有这样的共识。后岱山从辉煌到衰落,再到成功逆袭,败在班子,成也在班子。村支书王国洋原来是大企业的高管,带着一股“誓要改变落后面貌”的劲回村当书记,他把你追我赶、充满市场竞争意识的激情带到了班子里:不等不靠,夜以继日,自己干,拼命干,带动大家一起干。这种以身作则、艰苦创业的实干精神就像一缕春风吹醒了小山村,让后岱山迸发出前所未有的激情和活力。
路子的“准”振奋了党员的“心”。后岱山走的是一条因地制宜的乡村振兴之路:先美后富。因为缺钱,干部群众自己动手美化环境、改变面貌。虽然没钱,却并没有降低要求、粗制滥造,而是调动各种资源为后岱山打造独具个性的山村之美。这样的努力,让村里31名党员看到了“昔日重来”的希望,主动投身其中充当两委开展工作的“大靠山”:带头拆违是党员,冲锋陷阵是党员……后岱山有21名60岁以上老党员,作为村里几十年发展的亲历者和见证者,他们对干部有没有作为、村子有没有未来最有发言权。当他们沉睡了几十年的复兴梦被唤醒,就激发起投身其中的久违激情。
幸福的“真”振奋了百姓的“心”。 只有“变化”才能换来“服气”,只有“获得”才能体味“幸福”。“脏、乱、差、违、访”曾经是后岱山村的标签,偏远加落后,村里一度只剩下“老人与狗”。如今的后岱山,鲜花满村,地面洁净,空气清新,城里人来看风景的多了,外出创业的年轻人回家的多了。村民们说,他们告别了臭气熏天的茅坑,未来在家门口享受城市生活也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发自内心的感动,转化成群策群力创造美好家园的动力。
乡村振兴,百舸争流,路有千万条。在样板村、明星村层出不穷的今天,后岱山村的实践告诉我们,千条万条只有一条,千招万招不如一招:乡村要振兴,就要先“振心”。精神振奋,干事创业的激情就有了,干群合力的局面形成了,如此,还有什么样的难题不能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