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夜,市体育中心热闹非凡。夜跑者、足球小将、健身的老人……整个体育场奔放着运动的激情。而在24年前,这里还只是环城河外的一块洼地。自1995年底一期工程建成后,这里成为了当时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成为绍兴体育赛事和全民健身的大舞台。现在,随着市奥体中心、柯桥轻纺城体育中心等一大批体育场馆的建成,绍兴的体育设施更加完善,全民健身更加普及。
2008年3月1日,中古女排对抗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照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体育设施捉襟见肘
绍兴历来有着优良的体育传统,中国第一个体育协会就诞生在当时绍兴的大通学堂。然而,新中国成立后到上世纪80年代,绍兴的体育设施场地并没有太多的发展。曾担任过绍兴电力局团委书记、宣传科长的任纪勋,年轻时就是绍兴排球队的主力队员。他回忆说,从解放初到上世纪80年代,越城区的体育设施一直较为简陋,直到1983年7月绍兴撤地建市,体育设施才开始陆续兴建。
当时市区的体育运动场地主要有三处:民国时期习武练兵的大校场运动场、位于劳动路的灯光球场以及府山游泳池。如劳动路的灯光球场原先是一块洼地,为满足市民运动的需要,有关部门建起4个篮球场和2个排球场,并在篮球场外围铺设了一条200米的跑道,时称绍兴市运动场。之后,有关部门又建起了梯形看台,使得运动场能容纳千余名观众观看比赛。在这个灯光球场里,留下了绍兴一代人的运动激情。
但露天场馆毕竟受到天气等因素的制约,1985年,市政府拟在大校场运动场原址,斥资新建一座可容纳2000人的体育馆。然而,这一计划被搁浅,原因主要有三:体育馆规模偏小、地处市中心交通不便、建设资金一时无法到位。
直到1992年,有识之士提出建设一个综合性、多功能的体育中心,建体育场馆之事又被重新提上日程。那一年,市政府专门成立了筹建领导小组,着手进行体育中心的设计和规划工作。
三期建设全省领先
经过近两年的筹划,1994年1月28日,绍兴市体育中心终于在城东破土动工。大家热切期盼,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体育中心不久将耸立在当时绍兴经济开发区西南角。
规划的市体育中心占地226亩,由体育场、体育馆、射击场、综合训练馆、少体校及室外网球、门球、篮球、排球场等附属设施组成。市体育中心是我市有史以来最大的公共设施工程,也是当时全省最大的综合性体育场馆,建成后不但可以使我市有一处开展竞赛训练、文化娱乐的综合性场所,而且将大大提高绍兴的城市品位。
这一工程按照筹划之初定下的“一次规划,分期实施”的战略开始建设。1994年,工程正式打桩开建,第一期建设的是体育馆和体育场场地、体校。1995年底,市体育中心一期完工,在接下去的5年时间里,这里接待了无数参观者,既有省内兄弟城市,也有省外地市,他们都为取经而来。
2000年6月28日,市体育中心二期工程开工,建设体育场东西看台、游泳场、射击场、网球场及中心配套设施,总投资为3086万元。半年后,主体工程和体育场南北附楼建设完成。
2005年,市体育中心三期工程启动,在不到两年时间内完成了对网球场、门球场、乒乓球综合馆等设施的新建和改造,整个体育中心面貌焕然一新。
2005年12月31日,投资1.4亿的市游泳健身中心奠基,并在2007年7月16日试营业。市游泳健身中心面积达2.5万平方米,按照国际标准建造,能够承办大型国际游泳赛事。这让建成于1968年的府山游泳池,在“服役”近40年之后,于第二年退出了历史舞台。
市体育中心体育场、体育馆等设施建成后,成为我市举办大型活动、比赛、集会、文艺演出和群众健身的场所。从全国男篮、男排联赛,到四国女子篮球赛,中古女排对抗赛,再到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十几年来,每年都有6~8场中央电视台直播的重要赛事在市体育中心举行。姚明、王治郅、孙杨、叶诗文等一大批知名运动员,都在市体育中心参加过比赛。市民每年能在家门口欣赏到精彩的赛事,绍兴这座城市也通过这些赛事提高了知名度。
2008年全国游泳冠军赛暨奥运会选拔赛在市体育中心举行。(资料照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体育坐标”更新迭代
从市体育中心一期建成后的近10年里,绍兴的体育场馆建设一直走在全省前列。然而,自成功申办北京奥运会后,全国和省内地市的体育场馆建设开始如火如荼进行。到了2008年前后,无论是温州还是宁波,他们新建的体育中心规模和档次都超过了绍兴。
运行了近10年的市体育中心也开始显现不足:因为体育馆只有3000个座位,已经无法达到承办国际篮球赛5000座的硬件要求。体育场仅能容纳两万人,也不能承办全国足球联赛。因为当年的市体育中心是按50万人口规模设计规划,而现如今绍兴城市人口已经大大超出。
2010年,我市申办成功2014年省运会,绍兴的体育场馆建设迎来新的机遇。当年,总投资13亿元的奥体中心在镜湖新区动工建设,由体育会展馆、游泳馆和射击射箭馆三个场馆组成。其中体育会展馆有近1万个座位,不仅能够举办大型的比赛和演唱会,还可以举办大型的会展、商务培训等,至今仍是浙江省内单体最大的体育馆。
2011年7月,柯桥轻纺城体育中心动工新建,总投资约18亿元,总建筑面积14万平方米,包括4万座的体育场、6000座的体育馆和1500座的游泳跳水馆以及相配套的训练场等设施。其建设规模以承接省级综合运动会和国家级多个单项比赛能力、满足100万城市人口需要为标准,建成后集业余训练、体育比赛、会展、大型文艺演出、全民健身等功能于一体。2014年10月,浙江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在这里开幕。
自市体育中心动工新建,24年过去了,绍兴的全民健身也更加深入。2017年,随着首届绍兴国际马拉松的举办,绍兴更是将全民健身推向了高潮。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明确提出“打造国际赛会目的地”目标,着手制定《品牌赛事发展三年行动计划》,通过举办大型活动和赛事,拉动体育产业发展,扩大绍兴的知名度,激发大家对体育运动的关注,促进我市全民健身运动的发展。
■启示录
运动,提升城市品质
从老城区三片小的运动场地突围,建成当时全省最大的体育场馆综合体,再到目前全省最大的室内体育馆和全省唯一的开闭式屋顶体育场,绍兴的体育场馆建设不断走在全省前列,这靠的是什么?靠的是绍兴人勇立潮头的精神,靠的是绍兴人对运动赋予城市品质的深刻理解。
无论从城市资源,还是人口规模,或者是财政收入、地理条件等方面,绍兴不能与杭宁温相比。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市政府就拟在大校场运动场原址斥资新建一座2000座体育馆,但由于建设资金一时无法到位等因素,这一计划被搁浅。但绍兴没有就此而退步,抱着对“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想尽各种办法,通过各种渠道,在城东的洼地上建起了当时全省最大的体育场馆综合体。
正是有了勇立潮头的气概,绍兴体育走出了自己的路。在中国的体育史上,绍兴这样的第一个还有许多,如中国首个体育协会成立地,中国首个奥运教练的诞生地,中国水上项目奥运会上零的突破……思路决定出路,创新才能创造一番事业,最终造福百姓。
1994年1月29日,《绍兴日报》刊登了市体育中心奠基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