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环境污染诸多问题中,噪声污染已日趋突出,严重影响市民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日前,市有关部门举办了《绍兴市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立法调研座谈会,听取市民代表的意见和建议。对噪声,许多人已忍无可忍,绍兴到了该为噪声扰民立法的时候了。
现实生活中,人们遇到的噪声扰民现象比比皆是。野蛮装修,打孔声、砸墙声犹如雷声轰轰;夜间飙车,发动机轰鸣声响彻城市上空;广场舞,高分贝音响吵得人头昏脑胀;商店促销,喇叭吆喝声震耳欲聋;家犬狂吠,闹得邻居彻夜难眠。更有一些小区每遇红白喜事,大喇叭唱戏声、哀乐声日夜不停……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噪声污染、噪声扰民,已成为绍兴继大气污染、水污染、印染污染后,又一个亟需治理的社会公害。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噪声污染对人类身心健康危害很多。一是对睡眠的干扰,噪声会造成失眠、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以至引发神经衰弱症等;二是对语言交流的干扰,噪声对听力的影响,语言交流效率会大大降低;三是损伤听觉,人们长期处在噪声环境中,耳聋发病率会明显增加;四是可引发多种疾病,如心绪不宁、心情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易患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甚至出现心理恐惧和全身神经系统紧张等疾病。减少噪声污染,营造静美家园,是社会发展之需,更是人们健康所需,社会公众都应为制定《绍兴市噪声污染防治规定》献计出力、共谋良策。
立法是一项严肃严谨、专业性极强的工作,为噪声扰民立法牵涉面广、工作量大,是一个纷繁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集聚更多社会智慧和力量,把这项事关人民福祉的好事办好。绍兴自2015年获地方立法权起,围绕城乡建设与管理、环境保护、历史文化保护等工作,先后制定了四部地方性法规,为推进城市发展和社会文明进步起到了法治保障作用。当下为噪声扰民立法,首先要按程序广泛征求市民意见。市民是噪声的知情者、受害者,最知道噪声的来源,也最了解噪声的危害,把造成噪声的原因弄清楚,把制止噪声的办法想明白,就能有的放矢地依照法治精神,提出治理的原则和条款,以法治的手段制止噪声扰民,还广大市民一个安逸祥和的生活环境。
诗人歌德有言,“带来安定的是两种力量:法律和礼貌。”用法律的力量推动社会和谐进步,正是绍兴立法工作近年来锲而不舍的努力方向。从2016年的《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到2017年的《绍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绍兴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绍兴的立法工作始终与时代同行、与人民同心,在社会建设、文化建设、生态建设等方面发挥日益重大的作用。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法治是解决问题的底线。当噪声扰民逐渐凸显为社会问题时,就需要法律及时出手推动问题的解决,这不仅是法律的责任,也是社会的期待,更是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