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实践的理论结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最新成果。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在全面把握国际国内经济发展形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浙江实际,就浙江经济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特别是在实施“八八战略”的过程中,针对浙江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深刻变化,着眼于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性提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理念。这一理念成为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金钥匙”,成为新世纪浙江经济发展的“指南针”,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思想素材和实践依据。
一、“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提出及其深刻内涵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积极探索,大胆创新,率先推进市场化取向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时代特征、中国特色、浙江特点的发展路子。但总体看,浙江的工业化从低门槛的家庭工业、轻小工业起步,以民营企业为主,低小散的特征十分明显。进入新世纪以后,随着发展环境、发展阶段和发展条件的变化,经济增长面临资源要素缺乏、生态环境压力和内外市场约束等瓶颈制约,进一步加快经济转型,实现从粗放型外延式发展模式向集约型内涵式发展模式的转变,优化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是当时的迫切任务。习近平同志调任浙江工作后,经过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于2003年7月提出了引领浙江发展、推进各项工作的总纲领——“八八战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就是在实施“八八战略”的过程中提出来的。
早在2005年4月29日的省委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就指出,要在资源节约的前提下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在这个过程中,可能意味着一些企业甚至产业的萎缩,进而影响到一个地方经济的增长;也可能意味着这些企业和产业退出市场会给我们的产业高度化腾出发展空间。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腾笼换鸟’。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面临着两个选择:一个是被动的,任由资源约束下的‘鸟去笼空’;一个是主动的,努力培育‘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 ‘俊鸟’。后一个选择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过程”。2005年11月,习近平同志在《浙江日报》“之江新语”专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辩证法》一文中,进一步阐述道,“我们应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在制定有关政策、确定有关举措时把握好度,掌握好平衡点,既要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更要坚定不移地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真正在‘腾笼换鸟’中实现‘凤凰涅槃’”。
具体地说,所谓“腾笼换鸟”,就是要拿出浙江人勇闯天下的气概,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的要求,积极参与全国的区域合作和交流,为浙江的产业高度化腾出发展空间;并把“走出去”和“引进来”结合起来,引进优质的外资和内资,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弥补产业链的短项,对接国际市场,从而培育和引进“吃得少、产蛋多、飞得高”的“俊鸟”。所谓“凤凰涅槃”,就是要拿出壮士断腕的勇气,摆脱对粗放型增长的依赖,大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科技强省和品牌大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发展现代服务业,变制造为创造,变贴牌为创牌,实现产业和企业的浴火重生、脱胎换骨。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推动浙江产业高度化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必然选择。
1.加快推动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根本目的。进入新世纪,浙江经济进入了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市场化和国际化进程加速阶段,长期困扰浙江发展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和问题开始不断显现。要继续促进浙江经济持续健康协调发展,保持浙江经济活力、经济总量、发展速度的领先地位,依靠以往那种高投入、高排放、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在许多场合,利用各种机会,向全省广大干部和企业家说明并解读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深刻内涵,就是通过对现有产业优化提升,换来新的产业、新的体制和新的增长方式,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更大的效益,最终实现“浙江制造”到“浙江创造”的飞跃。民营经济是浙江经济的主体,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是产业升级的关键。2004年2月,在全省民营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实现民营经济新飞跃,就是要着力推进“五个转变”,实现“五个提高”,即从主要依靠先发性的机制优势,向主要依靠制度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从主要集中在传统制造业和商贸业,向全面进入高技术高附加值先进制造业、基础产业和新兴服务业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产业层次和发展水平;从主要依靠国内资源和国内市场,向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外向发展水平;从现有的块状经济、小规模经营逐步向高层次的集群化、规模经营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集约化和规模化水平;从比较粗放的经营方式向更加注重信用、质量、生态和遵纪守法的经营方式转变,提高民营经济的整体素质和可持续发展水平。2005年4月,在省委常委会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指出,效益增幅下滑问题实际上是结构性问题,要改变这种状况,从长期来看,关键是要调整产业结构,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技术产业。在习近平同志的亲自部署和推动下,浙江加快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与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积极利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
在制造业调结构的同时,习近平同志提出,浙江省要遵循规律,抓住机遇,将服务业逐步培育壮大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主动力产业”。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推动服务业发展,关键是要用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流通经营方式改造服务业,推动服务业现代化。2005年8月19 日,在全省服务业大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加快发展服务业,必须集中力量,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大力扶持。根据这一部署要求,浙江服务业得到快速发展,一批现代服务业特别是信息经济龙头企业迅速成长,成为浙江经济的新名片,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推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基本路径。新世纪,浙江进入由投资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重要时期,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层次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实现“腾笼换鸟”和“浴火重生”;才能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的新路子。因此,“八八战略”提出,要积极推进科教兴省、人才强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全面提升浙江产业发展的层次和水平。2005年12月8日,在省委常委会务虚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我们在常常感受到‘成长的烦恼’和‘制约的疼痛’的同时,也切实增强了推进科技进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升产业层次、实现‘凤凰涅槃’的自觉性和紧迫感”。2006年3月,浙江召开全省自主创新大会,习近平同志在会上进一步强调,加强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破解资源环境制约、推动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的根本之计。
此后,浙江明确把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作为解决资源要素环境制约的根本途径,作为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企业和产品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推进科技进步、建设科技强省的核心内容,作为抓住战略机遇期、争取发展主动权的重大战略。在具体发展中,还紧密结合实际,加快构筑以政府为导向、企业为主体、高校和科研院所为依托,产学研紧密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习近平同志还亲自推动成立清华长三角研究院等一批高水平新型科技创新载体,提升区域创新能力。
3.顺应经济发展规律,促进产业梯度转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不断优化我省产业结构和经济布局,这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本义所在。浙江陆域面积小、自然资源相对贫乏,要有效解决我省发展中的资源要素问题,必须走开放发展道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后,根据当时国际国内形势特点和浙江所处的发展阶段,提出要“立足全局发展浙江、跳出浙江发展浙江”,进一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以更高水平的开放带动更高层次的发展。2003年5月26日,在全省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汇报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紧紧抓住新一轮国际资本和产业转移的机遇,抓住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机遇,抓住接轨上海、参与长三角经济合作与发展的机遇,把我省的区位优势转化为对外开放优势,把体制优势转化为国际竞争优势,把特色经济优势转化为出口优势,在发展开放型经济上实现新突破”。200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上指出,民营企业要“走出去”是市场规律使然,广大浙商在“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中,不仅为国家统筹区域发展做出了贡献,而且也延伸了浙江的产业链,推动了浙江产业的梯度转移,促进了资源要素的合理流动和优化配置,缓解了资源环境压力。
2005年5月27日,在皖浙两省经济合作与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同志进一步强调,只有“跳出去”,才能天高地阔,获取更大的发展空间;只有“走出去”,才能任尔翱翔,激发更为持续的发展动力。“跳出浙江发展浙江”,就是鼓励企业走出去,主动接轨上海,主动参与西部大开发和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改造,主动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在更大的空间内实现更大的发展。“腾笼”才能“换鸟”,壮大可以反哺,有利于我们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服务业,提高本土经济整体素质和区域竞争力。因此,要坚持“跳出浙江发展浙江”,鼓励企业在省外投资创业,鼓励企业走出国门,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带动产品走出去、资源引进来,不断拓展发展空间。同时,进一步增强在外投资企业与浙江经济的联系,积极吸引在外浙商回乡投资创业,努力实现“低端产业出去、高端产业进来”的良性循环。
“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不仅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全局意识和政治责任的体现。2003年3月,在省委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针对省内一些同志对于参与长三角的合作交流存在着“无需接轨”的狭隘观念、“无法接轨”的消极态度与“无从接轨”的畏难情绪,明确指出,要充分认识到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要积极投身到主动接轨上海、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合作与交流这项工作当中去,通过加强交流与合作,取长补短,互促共进,不断提高浙江的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要适应上海建设国际大都市的要求,加快推进国际化进程,以积极主动的姿态全面参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发展,为建设以上海为中心的世界级都市圈做出应有贡献。习近平同志亲自率省党政代表团赴上海、江苏学习考察,率先提出建立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定期会晤机制,推动长三角合作进入实质化阶段。
4.加强陆域和海域经济的联动发展,通过双向互动,合作共赢,推进山海协作,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要载体。长期以来,浙江经济发展主要局限于陆域经济,发展空间狭小,新增长点缺乏。随着发展理念转变,生产力水平提高,尤其是科技实力的增强,使得资源开发能力得到加强,山海资源的优势也逐渐得到认识。在2003年7月10日省委十一届四次全会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念好‘山海经’,把欠发达地区和海洋经济的发展作为我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将此作为“八八战略”的主要内容,即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我省经济新的增长点。这是浙江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
事实上,早在2003年1月,习近平同志第一次到舟山调研时就强调,做好海洋经济这篇大文章,是长远的战略任务,要加强调查研究,从实际出发,一如既往地抓下去。2003年8月18日在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上,他就推动海洋经济与陆域经济联动发展,建设海洋经济强省作了系统的阐述,海洋经济是陆海一体化经济,海洋的大规模开发,需要强大的陆域经济支持;陆域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必须依托蓝色国土,发挥海洋优势。发展海洋经济不能就海洋论海洋,加强陆域和海域经济的联动发展,实现陆海之间资源互补、产业互动、布局互联,是海洋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浙江加强体制创新和科技创新,为海洋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技兴海”战略,加快人才培养和引进,大力推进海洋科技创新和进步,促进海洋开发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不断提高海洋经济发展水平。此后不久,我省就出台了《关于建设海洋经济强省的若干意见》,浙江经略海洋宏图由此掀开崭新一页。
山海协作是推进全省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2004年至2006年,习近平同志连续出席全省山海协作工程会议,并就深化山海协作战略提出明确要求、作出重要部署。他强调,山海协作要把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和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上,通过各种途径把发达地区的资金、技术、人才优势与欠发达地区的资源、劳动力、生态优势结合起来,通过双向互动,合作共赢,不断增强推进山海协作的动力。根据这一要求,山海协作突破了长期以来以输血帮扶为主的传统扶贫模式,探索建立了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以对口造血帮扶为主的新模式,成为把欠发达地区培育成新增长点的有效抓手。海陆联动、山海协作,不仅缓解了发达地区发展面临的要素瓶颈制约,而且为海岛、欠发达地区发展提供了内生动力,因而成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重要载体。
5.正确处理好政府和市场“两只手”关系,推动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是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有效保障。加快构建资源要素优化配置的有效机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是实现“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内在要求。“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就是要通过要素资源的优化配置推动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进入新世纪,率先发展的浙江面临缺地、缺电、缺水的窘境,要素瓶颈制约着进一步的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在2004年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习近平同志明确提出,要积极探索运用价格杠杆合理确定土地、能源、水资源等各类要素的比价关系,形成有利于集约使用资源要素的机制。2005年11月6日,在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第二次大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要进一步推进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形成有利于节约要素资源的差别化价格调节机制和财税调节机制,为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供体制机制保障。在习近平同志的支持推动下,2002年10月嘉兴市秀洲区在全国率先启动废水排污权有偿使用,2005年1月东阳和义乌的水权交易开创全国水权交易制度改革之先河,2006年,“亩均论英雄”改革在绍兴等地开始试行;此后浙江又在全国率先出台省级层面的生态补偿办法,启动工业用地“招拍挂”改革试点,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在浙江加快推进。
然而,单靠市场机制这只“无形的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2004年12月28日,在省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上,习近平同志指出,宏观调控的根本性意义在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树立和落实、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宏观调控的“倒逼机制”,包括要素制约的“倒逼机制”,就可以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上发挥重大的革命性的作用。习近平同志称之为“以凤凰涅槃、浴火重生的精神进行脱胎换骨的改造”。2005年4月29日,在省委专题学习会上,习近平同志强调,宏观调控和要素制约形成的“倒逼机制”,可以在经济结构调整、增长方式转变上发挥重大的革命性的作用。这种“倒逼机制”要求我们着眼长远、立足当前,标本兼治、着力治本,变“倒逼”为“顺导”,变被动为主动,通过体制机制创新,把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宏观调控的目标落实到体制、机制、法制的建设上,为国民经济保持速度比较快、效益比较好、活力比较强的发展态势,提供坚实的长效的制度保障。
二、浙江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实践成效
历届浙江省委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一张蓝图绘到底,大力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并在发展中不断深化细化相关政策举措。2007年11月,省委十二届二次全会,在“八八战略”指引下,作出了实施“创业富民、创新强省”的决策部署。2012年6月,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扎实推进“创业富民、创新强省”,提出建设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浙江的发展目标。2014年5月,省委十三届五次全会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围绕深入贯彻实施“八八战略”,作出建设美丽浙江创造美好生活的决策部署。2017年,省第十四次党代会和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坚决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坚定不移沿着“八八战略”指引的路子走下去,奋力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15年来,在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全省持续推进创新驱动,全面深化改革,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发展环境不断优化,发展活力不断释放,发展空间不断拓展,发展动能不断增强,综合实力持续提升,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居全国前列。
1.围绕转型升级,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层次明显提升。通过打造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促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浙江三次产业比例由2002年的8.6∶51.1∶40.3,调整为2017年的3.9∶43.4∶52.7,经济结构总体上已进入以服务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高新技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速度加快,2017年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42.3%、39.1%和26.5%,规模以上工业新产品产值率提升至35.4%。2017年,全省整治“脏乱差”作坊4.7万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690家,处置“僵尸企业”404家,水泥、有色加工、钢铁等8大高耗能产业比重显著下降。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投资、消费、出口共同拉动转变,呈现出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加速发展,产业结构加快升级的良好态势,发展方式得到持续优化。
2.进一步激发体制机制活力,加快推进民营企业新飞跃,推动市场主体不断升级。持续推进“四张清单一张网”“最多跑一次”改革,充分激发广大群众的创业创新激情,到2017年,全省在册市场主体达到593.4万户,境内外上市公司达到507家。深入实施以“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为重点的企业升级工程,鼓励支持小微企业成长壮大,支持民营企业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做大做强。全国工商联发布的“2017中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上榜数为120家,连续19年蝉联全国第一。
3.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着力补齐科技创新这一短板,推动区域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加大创新投入,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支出占生产总值比例由2002年的0.72%提高到2017年的2.45%;研究与试验发展人员总量稳居全国第3位;2017年发明专利授权量28742件,占全国专利授权量8.8%。全省共建有各类科技创新平台86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231家,孵化催生了一大批科技型企业。2017年科技部公布的164家独角兽企业中,浙江有18家,仅次于北京、上海。另据《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7)》,浙江区域创新能力列广东、江苏、北京和上海之后,居全国第5位,其中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居全国第3位,知识产权综合实力和专利综合实力均居全国第4位。
4.聚焦产业创新主战场,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推动新动能培育成长逐步加快。2017年,全省以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主要内容的“三新”经济增加值达到1.25万亿元,占生产总值的24.1%,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37.1%;信息经济核心产业总产出已连续四年超万亿元,2017年信息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4853亿元,占生产总值的9.4%。目前,全省拥有阿里巴巴、海康威视等世界级互联网企业,数字经济、平台经济、共享经济等新模式不断发展,线上线下融合、跨境电商、社交电商、智慧家庭、智能交通等新业态不断涌现。根据《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17)》,浙江省互联网发展综合指数居全国第3位,拥有全球最大的中小企业电子商务平台、网络零售平台,有各类活跃网店74.1万家、天猫活跃网店2.5万家,网络零售额达13337亿元。
5.“跳出浙江发展浙江”,不断提升开放范围和层次,推动对外开放朝着结构优化、深度拓展、效益提高的方向转变。坚决贯彻国家开放战略和主场外交战略部署,举全省之力做好G20杭州峰会服务保障工作,成功承办四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谋划打造“一带一路”枢纽,大大提升了浙江在世界的影响力和美誉度。2017年,全省出口总额占全国比重达12.7%;实际利用外资达179亿美元,占全国比重达8.4%,一批全球500强企业和著名跨国公司纷纷落户浙江;鼓励企业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开拓市场,吉利、万向等一批本土跨国企业开始成长,全省境外投资达到96亿美元,存量超过700亿美元。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中国(杭州、宁波)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国(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等重大开放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港口,集装箱吞吐量跃居全球第4。
6.发展质量效益持续向好,城乡居民收入持续增长,人民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一个重要指标是全社会劳动生产率。2017年,全省全社会劳动生产率达到13.7万元/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达到21.6万元/人。发展质量的提高还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质量的提升,2002年至2007年,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1716元增加到20574元,农村居民年人均纯收入由4940元增加到8265元,年均实际增长9.8%和7.8%。到2017年,全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2046元,居省区第1位;城镇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17年居全国第3位、省区第1位,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14年首次超过北京,居全国第2位,已连续33年居省区第1位;全省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27079元,居省区第1位。
三、“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关于高质量发展要求的内在契合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习近平同志根据当时浙江经济发展实际提出的,推动区域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促进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的重要战略举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面对极其复杂的经济形势,主动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从“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到高质量发展,两者价值取向一致、理论内涵互容、实现路径相通,深刻体现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精髓要义。
1.从两者的基本要求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都是为了加快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转变。“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是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战略举措。2006年1月,习近平同志在参加浙江省十届人大四次会议绍兴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浙江经济形态发展的客观趋势和内在要求,是解决浙江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矛盾的根本出路,是把经济发展转入科学发展轨道的关键所在。一定要主动抓、抓主动,采取有效的措施,推进“腾笼换鸟”,实现“凤凰涅槃”,在切实防止经济出现大的波动的基础上,使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增长方式得到根本转变。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经济发展阶段做出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增长速度要从高速转向中高速,发展方式要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率型,经济结构调整要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发挥我国经济巨大潜能和强大优势,进一步推动经济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调整经济结构,加快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从过去主要看增长速度有多快转变为主要看质量和效益有多好。他在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各项工作,大力推进改革开放,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推动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显然,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增长)方式转变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目的。
2.从两者的实现路径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都突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打造新引擎、提供新支撑。无论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还是高质量发展,都是从创新驱动、制度创造、结构调整等供给侧着手,通过优化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实际上面对的是一个结构性问题,关键是要调整经济结构,正确处理速度和质量、效益的关系,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积极争取有质量、有效益的快速发展,努力做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有效破解新旧动能转换、产能过剩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等难题。无论是调整产业结构,还是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其着力点都在供给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中之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从生产端入手,重点是促进产能过剩有效化解,促进产业优化重组,降低企业成本,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增加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八次集体学习会上强调,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推动我国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可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均是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
3.从两者的工作着力点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都注重创新驱动、扩大开放,不断增强经济发展动力。在浙江工作期间,习近平同志强调,只有坚定不移地走自主创新之路,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突破资源环境的瓶颈制约,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才能从根本上改变产业层次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的状况,实现“腾笼换鸟”和“浴火重生”。他还多次指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既要“引进来”又要“走出去”,跳出浙江发展浙江,更加注重内源发展与对外开放、外向拓展相结合,坚持以我为主,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本土经济的竞争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更加注重创新发展和开放发展,并把两者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创新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动力问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中国如果不走创新驱动发展道路,新旧动能不能顺利转换,就不能真正强大起来。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牛鼻子”。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面对经济新常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不仅要求改革开放加大力度,还要更加注重推进高水平双向开放,使开放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毫无疑问,创新驱动、扩大开放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的共同着力点。
4.从两者的制度保障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经济高质量发展都要求正确处理好“两只手”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是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体制保证。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社会中出现的一些问题,从深层次探究,都能在体制机制上找到根源,要有针对性地消除导致产业结构层次低度和增长方式粗放的体制性、机制性问题,形成有利于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的体制机制,使企业、政府、市场、社会互补互动,形成推进发展的合力。深化市场取向改革,关键是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政府要切实增强推进产业高度化的自觉性,采取主动有效的措施,实现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要加快现代市场体系建设,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形成机会均等、公平竞争、诚实信用的市场环境。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努力形成市场作用和政府作用有机统一、相互补充、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的格局,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可以推动资源配置实现效益最大化,让企业和个人有更多活力和更大空间去发展经济、创造财富。科学的经济调控、有效的政府治理,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强制度保障,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因此,正确处理好“两只手”关系,发挥好市场和政府各自的作用,是“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的制度保障。
5.从两者的价值取向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通过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腾笼换鸟、凤凰涅槃”的目的是促进经济发展从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变,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不断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2004年12月,习近平同志强调,发展不能脱离“人”这个根本,我们仍然需要GDP,但经济增长不等于发展,必须明确经济发展不是最终目的,以人为中心的社会发展才是终极目标。2006年6月,他进一步指出,要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使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进一步激发人民理解、支持、参与改革和发展的积极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经济工作必须彰显人民至上的价值取向,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更需要坚持和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通过更加平衡、更为充分的发展,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在新时代的新需求。高质量发展,就是能够很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因此,推动高质量发展,是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然要求,是遵循经济规律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确定发展思路、制定经济政策、实施宏观调控的根本要求。由此看出,“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的价值取向,都是为了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
6.从两者的根本保障看,“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与高质量发展都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本领。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多次强调党委要统揽经济工作大局,掌握经济工作主动权,积极推动“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他还指出,各级党委要切实履行好把握方向、谋划全局、提出战略、制定政策、推动立法和营造良好环境六方面的职责,既不能缺位失职,也不能越俎代庖。2003年,浙江省委成立了财经领导小组,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提供了组织保障。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上指出,做好经济工作,必须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反对经济工作中的分散主义、自由主义、本位主义、山头主义、地方保护主义,防止不切实际地定目标,更不能搞选择性执行。各级领导干部要加强学习和实践,培养专业能力,弘扬专业精神,既要当好领导,又要成为专家,不断提高适应新时代、实现新目标、落实新部署的能力,不断增强推动高质量发展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本领。
“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不仅为高质量发展思想提供了有力的实践依据,也是高质量发展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许多场合提及“腾笼换鸟、凤凰涅槃”。2014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广东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要着力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充分发挥创新驱动作用,走绿色发展之路,努力实现“凤凰涅槃”。2015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吉林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工业一柱擎天,结构单一”的“二人转”组合并没有根本改变,现在加法多,其他少,亟待补课。这个问题不解决,老工业基地难以“凤凰涅槃、腾笼换鸟”,等等。可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虽然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时提出的,但仍是当前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理念。
四、进一步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动浙江高质量发展
当前,我省经济进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阶段。浙江要紧紧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机遇,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深化“腾笼换鸟、凤凰涅槃”,加快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加快形成质量高、效率优、创新强、体制活、协调性好的具有鲜明浙江特点的现代化经济体系。
1.着力推动产业转型升级,为“两个高水平”建设奠定坚实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提高质量和效益,关键是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是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推进“两个高水平”建设的根本途径。必须把实体经济作为着力点,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继续推进“腾笼换鸟、凤凰涅槃”。一是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坚持“三去一降一补”,坚决打破拖累转型升级的“坛坛罐罐”,淘汰落后产能。加快实施全面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行动计划,统筹推进标准强省、质量强省、品牌强省建设,联动推进“互联网+”“智能化+”“标准化+”“文化+”,建设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促进传统动能修复,再创浙江制造新优势。二是深化推进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融合发展。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25浙江行动计划”,培育一批千亿级企业,加快打造一批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推动信息、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制造、文化等八大万亿产业做强做大。提升现代服务业新引擎,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提升,推进生活性服务业向便利化精细化品质化提升。三是全面推进市场主体转型升级。引导民营企业推进制度、技术和管理创新,进一步打造“浙商”品牌。深化实施小微企业三年成长计划,深入实施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凤凰行动”计划等,推进小微企业园建设,进一步推动小微企业集聚发展、规范发展、提升发展、绿色发展。
2.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如果科技创新搞不上去,发展动力就不可能实现转换。推动我省高质量发展,必须紧紧抓住科技创新“牛鼻子”,聚焦产业创新主战场,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战略支撑。一是加大新经济新动能培育力度。深入实施数字经济“一号工程”,争创国家数字经济示范省,推动经济、社会、政府的数字化转型。瞄准科技创新前沿,谋划实施一批重大科技项目,在人工智能、柔性电子、量子通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引领未来的重量级产业。二是完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大力发展科技金融,完善科技服务体系,加快建成一批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加快打造“产学研用金、才政介美云”十联动的创业创新生态系统。三是全面实施高等教育强省战略,大力引进国内外著名高校在浙江办学。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3.加快推动大平台建设,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坚实支撑。打造高能级平台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是加快推进产业平台整合提升。规划建设一批集聚高新技术、高端要素的载体,打造一批富有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的特色小镇,整合提升产业集聚区、高新区、各类开发区发展水平。二是积极推动科技创新重大平台建设。加快引进和建设一批国内顶尖、世界一流的大院名所和重大科学装置,全力推动之江实验室和若干重大创新载体建设,加快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沪嘉杭金科创走廊等大平台建设,建成“互联网+”世界科技创新高地。三是全力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着力把杭州大江东、宁波杭州湾新区打造成为标志性、战略性大平台,在嘉兴、湖州率先建设高质量外资集聚先行区,在绍兴、台州等地先行建设境外并购回归产业园,积极争取中国(义乌)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合力建设全球电子商务核心功能区。
4.以“一带一路”为统领,通过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一带一路”和“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的战略部署,进一步强化开放强省工作导向。一是全力打造“一带一路”重要枢纽。进一步发挥特色优势,全面增强枢纽功能,到2020年基本建成现代物流枢纽、国际科创合作高地、新型贸易中心、新兴金融中心、国际人文交流基地,在此基础上全面建成“一带一路”重要枢纽。推进舟山江海联运中心和义甬舟大通道建设,推动实现“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双向贯通、联动发展。二是抓紧谋划自贸试验区2.0版。创造条件,加快推进建设有影响力的国际油品交易中心和国际医疗旅游先行区,加快推动自贸区实现“一区多片”布局,最大限度地提升自贸试验区国际竞争力。积极推进宁波“一带一路”建设综合试验区发展和义乌“21世纪数字丝绸之路”战略门户建设。三是深入实施优进优出战略。进一步发展服务贸易,加快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外贸竞争新优势。进一步优化外资结构、提高外资质量,加大对有竞争优势企业的引进力度,高标准建设“千人计划”产业园和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大力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大力培育发展本土跨国公司,鼓励企业到境外收购专利技术、设立研发机构,开展跨国并购重组,建设海外创新孵化中心和产业园。
5.建立健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工作体系、政策体系和评价体系,不断完善市场有效、政府有为、企业有利的体制机制。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加快建设高质量政府。浙江继续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再创体制机制新优势,激发高质量发展活力。一方面,进一步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创新要素资源配置机制,健全资本、技术、土地、能耗、环境容量等主要资源要素市场化配置规则,推动资源向优质企业和产品集中,推动创新要素自由流动和聚集。另一方面,全面深化“亩均论英雄”改革,抓紧制定实施节能节地节水、环境、技术、质量、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依法依规实施用地、用电、用水、用气、排污等资源要素差别化政策;推广“标准地”改革,推行“区域能评+区块能耗标准”“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加大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激发企业家精神,加快提升劳动力素质;研究制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政策、标准、统计、绩效评价和政绩考核等体系,全面提升劳动效率、资本效率、土地效率、资源效率、环境效率和创新效率。
(课题负责人:盛世豪 王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