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奋进四十年 拥抱新时代
奋进四十年 拥抱新时代
绍兴大学梦:不忘初心二十载
2018年07月13日 08:16:26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1995年4月20日,绍兴大学(筹)奠基典礼举行。首席记者 袁 云 摄 (照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1995年4月20日,绍兴大学(筹)奠基典礼举行。袁 云 摄(照片由市档案局提供)

“2018年,学校将全力冲刺更名设置‘绍兴大学’!”

这两天,绍兴文理学院招生宣传栏上,“绍兴大学”的奋斗目标赫然在目。响亮的口号背后,是绍兴文理学院创建绍兴大学的坚实步履。

从筹备临时机构,到绍兴文理学院的诞生;从两所专科学校的合并,到本科升格迈入研究生教育领域……绍兴人梦寐以求的城市学府一直行进在快车道上。如今,绍兴文理学院已列入浙江省“十三五”时期高等学校设置规划,取得了更名设置的“准生证”,绍兴大学梦,不日可圆!

情动绍兴

播下“梦”的火种

“到绍兴大学更名那一天,我一定会回到绍兴见证这一刻。”不久前,大兴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绍兴籍港胞陈元钜,听到绍兴文理学院创建绍兴大学有了实质性进展,动情地说。正是这位百岁老人,在1994年初夏,把一张1000万港元的支票送到了绍兴,捐助绍兴创办一所大学。

1994年1月,绍兴成立了一个临时机构:绍兴大学筹备委员会。而陈元钜的这一举动,为绍兴的大学梦播下了一颗激情的火种。同年,绍兴旅港同乡会的高月明、倪铁城、车越乔、章传信,包括大律师胡鸿烈等人士,先后捐款5500万元,为圆“绍兴大学梦”慷慨解囊。

梦想的火种,就此展开燎原之势。在市委、市政府的发动下,全市掀起了一场“全民捐资献学”热。乡下城里,妇孺老幼,纷纷走向街头捐款点。情动绍兴,一分一厘汇成河。

创办一所大学是数代绍兴人的梦想。早在上个世纪80年代,痛感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缺少一所自己的大学,不少人就开始为绍兴大学之梦奔走呼号。在京56位教授、学者倡议绍兴创办一所鲁迅大学;已故著名教育家邵鸿书,当年曾坐在轮椅上为绍兴创办大学四处奔走;全国两会上,著名导演谢晋等人提交创办绍兴大学提案……

念念不忘,必有回响。1996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绍兴师专、绍兴高专合并组建一所大学,取名“绍兴文理学院”。

“虽然校名里暂时没有‘大学’两个字,但学校确实升格了。”绍兴文理学院机电学院院长沈红卫仍清晰记得那一幕,“批复文件一下来,绍兴沸腾了。”这是绍兴向着大学梦想迈出的第一步,也是绍兴第一所真正意义上本科大学的诞生。相比同类城市师范学院,绍兴的“专升本”之路提前了5年。

殚精竭虑

实现“大学”跨越

绍兴文理学院成立之初,沈红卫还是一名普通的教师。整个学校没有教授,也没有博士。但把绍兴大学作为一面旗帜,持之以恒地去圆这个梦想,沈红卫说,组建后的绍兴文理学院一刻不停地在形式和内涵上自我提升。

1997年,风则江畔,新落成一片建筑群,绍兴文理学院有了新校区。但这座崭新的学校当时是没有自主招生权的,依附浙师大“借鸡下蛋”。直到1998年,学校才有了自己的本科专业,并陆续有了中文、数学和其他工科类、经济类专业,学院架构逐步完善。

绍兴文理学院校党委委员、医学院党委书记柳国庆教授也是这所学校成长的见证者。“整个河西校区只有两幢楼,老师在教学楼上课,行政楼都能听到声音。”他清楚地记得,建院之初绍兴文理学院曾被调侃为“赤膊穿西装”,不像一所大学。如今,行走在河西校区,当年亲手种下的苍松翠柏早已郁郁葱葱,社区式的园区弥漫着浓厚的学术氛围。一草一木、一砖一瓦,经过20多年的积淀,正显得越来越有书卷气。

2002年,绍兴文理学院通过浙江省本科教育合格评估,获得大学本科认可;2005年,通过国家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这意味着绍兴文理学院从此具备办大学的国家级资质。

至此,在“绍兴大学”的圆梦之路上,高等教育规模由量的扩张进入到了质的提升阶段。2009年,学校顺利通过硕士点评估。以办一所“与绍兴经济社会相适应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为目标,坚持质和量、规模和内涵“两手并抓”,争取各种省市科研、教学平台,省部级以上奖励、科研项目成果接踵而来。

数据显示,1996年占地面积仅为500亩、在校生2000多人的绍兴文理学院,发展至今,校园面积已扩大到2000多亩,在校生超2万,教职员工2300多人。

从宋六陵时代、和畅堂时代,到风则江时代、南山时代,再到镜湖、兰亭、上虞分校区时代,多校园拓展的每一步都彰显着“绍兴大学”的茁壮成长。

攀登高峰

打造城市学府金名片

关于绍兴大学梦,新一轮的励精图治正在拉开序幕。

绍兴文理学院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点最近正在积极招收国外留学生。作为同类城市高校中的首个临床医学硕士点,目前已经有30多个学生报名。柳国庆说,俄罗斯院士来了,“国千”“省千”专家来了,师资队伍增强了,人才培养队伍也在提升,绍兴文理学院越来越有“国际范”,明年,还将有更多的留学生报名。

沿着高水平的发展道路,推动我市高等教育发展再上新台阶,绍兴文理学院正一步一步接近“绍兴大学”的目标。

今年6月,市委召开常委会扩大会议专题部署研究,在更名绍兴大学的关键时期给予支持和鼓励。与此同时,绍兴文理学院也成立了“创大”工作小组,书记、校长亲自上阵,着力深内涵强特色,服务地方。

为支持绍兴文理学院更名设置绍兴大学,学校还积极搭建各种产学研合作平台,加强与大院名校合作。近段时间,国家碳纤维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国家黄酒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绍兴分中心和岩石力学与地质灾害实验中心绍兴分中心等纷纷成立,学校还先后与北大、清华、浙大、同济、东华等名校开展多方合作,支持学校高水平建设,进一步拓展产教融合、校地合作的新路径。

“把方向,强特色,优治理,拓空间,提水平,多贡献。”最近的一次校务会议上,学校党委书记汪俊昌提出了发展“十八字”方针,高质量建设发展,“绍大梦”将成为该校接下来的办学使命。

“这不是简单的更名,而是让绍兴有一所代表城市学府的金名片高校。”学校党委副书记沈赤说,一所高水平的大学,是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金名片,绍兴大学是绍兴人梦寐以求的城市学府,也将助推绍兴高等教育攀登更高峰。

■启示录

是圆梦,更是启航

盼了那么多年的“绍兴大学”,终于近在咫尺。激动欣喜之余,更多的是展望。

文理学院,是“绍兴大学”具有奠基意义的一段成长期。见微知著,见端知末,20年来,文理学院伴随着绍兴高等教育一路成长。高等教育发展,对城市发展、产业升级、科技创新、人才集聚、社会进步的意义,显而易见。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大力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我市高等教育发展迅速。目前,全市共有高校11所,包括普通本科院校7所,高等职业学院4所,高校总数在全省列第三位。

花开满园的绍兴,迫切需要一座实至名归的高等学府,引领绍兴高等教育的高水平发展。

奋力向“绍兴大学”冲刺,这是全市上下、海内外乡贤的共同夙愿和不懈追求。这次,文理学院拿到更名的“准生证”,让我们看到了绍兴大学渐行渐近的身影。20多年来,文理学院以“绍兴大学梦”为指引,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前行,努力成为绍兴高等教育的“领头雁”、经济社会发展的“智囊团”、区域创新的“引擎器”和文化发展的“助推者”。

圆梦“绍兴大学”,是里程碑,更是新征程的开启。绍兴高等教育发展,亦将以此为契机,翻开新的篇章。

1996年4月11日,《绍兴日报》刊登了国家教委批准建立绍兴文理学院的报道。

 


作者:记者 汤桂平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