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第二届中国阳明心学高峰论坛 >> 阳明传奇故事
王阳明的传奇故事⑥
心学泰斗
2018年06月20日 10:03:59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王阳明的心学理论是他晚年在绍兴讲学的时候达到顶峰的。王阳明在绍兴讲学,重点是讲“良知”和“致良知”。

正德十六年(1521),年届50的王阳明于江西南昌首次向世人揭示“致良知”说,自从经历了宸濠之乱和张忠、许泰之变,王阳明益发相信,良知真正足以忘却患难,超越生死。他在给高足邹谦之的信中又说:“近来信得‘致良知’三字,真圣门正法眼藏。往年尚疑未尽,今自多事以来,只此良知无不具足。譬之操舟得舵,平澜浅濑,无不如意,虽遇颠风逆浪,舵柄在手,可免没溺之患矣。”在王阳明看来,只要依靠良知,无论遇到何种风浪,都可以抵达自在无碍之境。

王阳明在宸濠之乱以后,逐渐将“知行合一”的观点升级为“良知”“致良知”,既便于理解,又有普及意义。

“致良知”的观点,人们认为这是王阳明晚年所悟出和时常放在嘴边的。王阳明自己也说,在他一生的讲学当中,“致良知”是最重要的。不过,后来根据他的学生说,王阳明在一开始时是说“致良知”,但是到了后来只说“良知”。

不管是先前王阳明所讲的“去人欲而存天理”“知行合一”,还是后来提出的“致良知”“良知”,这些都是王阳明在不同的阶段对自己的学说进行的总结。从这个过程中可以看出王阳明心学体系不断完善,晚年王阳明越来越只讲“良知”,到了这个时候,王阳明可以说是真正地建立了心学。

什么是良知呢?王阳明认为,在我们每一个人的心中都有一个对善恶的区分,而这个区分就是良知。多年来百死千难的经历最终让王阳明悟出了圣人的根本,他强调良知是每个人生来就具有的,且是永远存在的,不需要通过后天的学习,所以说良知就是我们的本心,也是我们为人的根本。“良知”其实包含了仁、义、理、心,“良知”“良能”都可以和“良心”画等号。所谓“良”,即“先天具备”的意思。

王阳明对良知的解释,作了许多理论上的阐述,后来他发现,这种阐述虽能自圆其说,但比较费解。于是他不断用浅显的诗歌来做揭示,著名的如《咏良知四首示诸生》之一:“个个人心有仲尼,自将闻见苦遮迷。而今指与真头面,只是良知更莫疑。”这样简明直截的解释,对王阳明的门人学子来说带来极大的方便,也预示着王阳明的良知心学走向了社会。

千言万语,苦口婆心,只为阐明一个真谛:每个人的心里都有良知,都有成圣贤的潜质。

良知作为人存在的根本,它是生命的本源,是存在于人心灵当中的天地万物的纲。放在现实生活中来说,我们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是要遵循自己内心的良知,不过这个付诸实践的过程总是会受到外界事物的打扰,人的五官四肢是无时无刻不在同外物打交道的,假如被这些外物所引诱,只管满足和追逐欲望,那么本质就会被掩盖,人的生活就偏离了良知这个根本,人也不能称做是一个完整的人。这就讲到一个“致良知”的问题。王阳明认为良知是本体,致良知是功夫。这个功夫不仅要求自觉地去意识良知作为本体的存在,还要将良知在生活当中表达出来,回归到良知本身,返回本心。没有了私心杂念,自然就能够区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恶,什么是对,什么是错,生活会变得美好,生命也会因此而焕发华彩。

因为良知是根本,致良知和知行合一一样是属于方法,所以大约从嘉靖三、四年开始,王阳明对弟子们讲学已不经常说“致良知”,而只是强调“良知”。

王阳明说良知,是突破了宋儒思想的束缚,完全是另一种新的风格。通过讲学,王阳明的思想和学说被广泛传播,就好像一场新兴的革命,解放了当时的思想。

王阳明说,人人都有良知。有弟子问:“恶人也有良知吗?”

“当然!”王阳明斩钉截铁地说。

弟子再问:“宁王朱宸濠呢?”

王阳明笑笑:“这是因为他的良知被遮蔽了,正如乌云遮蔽太阳,你怎能说太阳不在了呢?”

弟子哑然。

王阳明继续说:“朱宸濠谋反起兵被捉后,曾对我说,‘娄妃是好人,请替我好好安葬她。’我问他原因。他说,‘当初造反前,娄妃就苦苦劝我不要造反。我那时利欲熏心,根本听不进她的忠言,如今想来,她是这个世界上对我最好的人。’”

弟子们略有所悟。王阳明说出答案:“他能知娄妃是好人,这就是能分清是非。你们说,他这样的大恶人是不是也有良知在?”

弟子们连连点头,是啊,连朱宸濠这样的恶人都有良知,何况其他人。人人皆有良知,只要你动起来,良知之光就能照彻到任何地方,无论是你的内心还是大千世界。良知就如太阳、星星,人人皆有,当它发光时,人人皆能见。

在绍兴守制的岁月里,讲学几乎成为王阳明全部的社会活动。四方求学者纷至沓来。有钱德洪等八十多名弟子,对他们讲学。到了嘉靖二年,门下弟子日益增多,讲学呈现出空前的繁荣景象。

绍兴讲学,其中最值得一讲的是南大吉求学问道的故事。南大吉,字元善,号瑞泉,时任绍兴知府。

南大吉与王阳明论学有悟,一天,南大吉问王阳明:“大吉临政多过,先生何无一言?”

先生曰:“何过?”

南大吉历数其事。

先生曰:“吾言之矣。”

南大吉曰:“何?”

先生曰:“吾不言,何以知之?”

南大吉曰:“良知。”

先生曰:“良知非吾常言而何?”

南大吉笑谢而去。

居数日,复自数过加密,且曰:“与其过后悔改,曷若预言不犯为佳也。”

先生曰:“人言不如自悔之真。”南大吉笑谢而去。

居数日,复自数过益密,且曰:“身过可勉,心过奈何?”

先生曰:“昔镜未开,可得藏垢;今镜明矣。一尘之落,自难住脚。此正入圣之机也,勉之!”

由此可见王阳明教化门人的妙法。王阳明通过明镜的比喻,告诉南大吉他已经自悟了良知,只要能够致良知,就能马上意识到过错并更改,并勉励他说这正是进入圣人之境的大好时机。

    漫画:

在龙场驿站的日子里,王阳明发现附近的龙岗山上有一个小洞,条件比“玩易窝”好多了。

王阳明很喜欢这个山洞,他想:我在家乡会稽山上住的地方叫“阳明洞天”,这里就叫“阳明小洞天”吧。

山洞很清静,王阳明的心也很平静。在此,他开始思索“圣人之道”。“道在哪里?”“事物的原理是什么?”“天下万物格得尽吗?”

有一次,他百思不得其解。于是他请人打造了一口石棺,在里面躺了三天三夜,滴水未进,仍是一无所获。

有一天晚上,王阳明凝望着黑色的天空,隐约中有一丝丝的光亮在闪烁,王阳明恍然大悟:原来圣人之道,在我们自己心中!

后来,来拜师学道的人越来越多,王阳明就在龙岗山的小洞里创办了书院,被称为“龙岗书院”。


作者:李永鑫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