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算是绍兴的常客了,2009年就来绍兴祭拜过阳明先生,后来又陆陆续续参与了好几个和阳明心学有关的活动。”丁为祥说,他上一次来绍兴作主题报告是在去年10月,纪念王阳明诞辰54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首届阳明研究机构联席会议。时隔数月,他再次来到绍兴。
丁为祥表示,在全国上下掀起研究心学热潮、重建中国人信仰体系的当下,各大城市都在依靠自身特色挖掘阳明精神。文献先行、思辩诠释是绍兴乃至浙江在打造阳明国学高地时的优势。但绍兴在发展过程中需要注意,阳明心学重在实践,而非文献研究。脱离实践研究心学,会陷入了王阳明先生说的“说之愈详,而失之愈远”的困境中。绍兴可将王阳明的人生看法结合曾在蕺山书院讲学的明代最后一位儒学大师刘宗周的人生观,加以实践,这样才能把握阳明心学的精髓,做到有根可寻、有据可查。
在从事阳明心学研究30多年的丁为祥看来,王阳明不是因为功勋卓著、才能超群而吸引社会大众的膜拜,就是因为怪诞、狂妄的理论而被判定为主观唯心主义;近一个世纪以来,不是因为高超的军事才能而被推崇备至,就是因为顽强的精神力量而颇得虚名。甚至,仅仅因为特别看重讲学——善于启发人、塑造人,包括所谓的文章、政事、气节、勋烈以及辞赋、书法等等,也都被人们冠以“家”的美名。其实王阳明的学问包括所有的儒家心性之学说到底都不过是“自觉觉他”“做人”“行道”而已;至于那些美名,不过是现代人自己心中之块垒。
虽然丁为祥研究王阳明起于上世纪80年代,但到上世纪90年代他才开始撰写第一篇有关王阳明的学术研究论文,题目是《王阳明知行合一静态思考和动态把握》。当时发表在陕西师范大学的学报上,随后就被中国人民大学收录进相关文献。当时对阳明心学刚入门的丁为祥敏锐地察觉到,阳明心学将不再是门纸上谈兵的学问,更应从“人”的角度着手研究。
“在全社会一头扎进王阳明的学术研究时,我逆向而行,从生活细微之处研究他这人。”秉持着王阳明就是个不一样的普通人的观念,丁为祥花了多年时间把王阳明的传习之路和年谱一一对应,力求还原一个有血有肉的儒学大家。他希望更多的人可以从王阳明身上寻找到正确的人生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