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绍甘线平水段发生工程车与公交车相撞的交通事故,因事发现场之惨烈,因涉事车辆之特殊,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与热议。
为什么说涉事车辆特殊,因为两者都不是普通的社会车辆,一辆是运宕碴的“巨无霸”,一辆是客运公交班车,前者力大劲足,后者乘客众多,两者“偶遇”的结果自然会伤亡惨重。有关事故细节还没有权威的发布,孰是孰非暂不作评判,但许多人在听到事故发生的第一个反应是“怎么又是工程车?”是的,近年来在我市发生的重大交通事故中,都有工程车的影子,这些道路上的“变形金刚”屡屡酿祸已让人心惊胆战,虽然本次事故中的工程车担责还不确定,但至少又是工程车“参与”的血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项目频频开工,工程车成为各个工地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与之伴生的是跑冒滴漏及交通安全隐患,在加强车辆滴漏监管之后,工程车“天女散花”沿路掉土现象已得到了根本性改观,但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却没有下降,而且肇事特征都比较明显,一是不规范操作或疲劳驾驶引发的事故;二是右转被A柱遮挡视线辗压非机动车。每次工程车“参与”的交通事故中,或多或少都有着上述原因。
工程车虽然不是特种车辆,但行驶在路上也算是特殊车辆,特别是在禁行大货车的市区道路,大型工程车的霸气出入确实让人捏一把汗,如能文明驾驶则还好,如碰到急躁莽撞、超速、疲劳驾驶之类的,着实让其他车辆避之不及,正因其杀伤力太强,个别工程车驾驶员才有恃无恐地敢开“霸王车”。
对于道路上越来越多的工程车,有关部门要完善监管细则打造制度的笼子,对任性工程车进行严管约束。要加大道路突查整治力度,打压超载超速等违法行为;加强车内视频监控,在线监督驾驶员的规范操作;要安装车载行驶记录仪,有专人定期分析驾驶轨迹评估安全风险;提高从业门槛与把关安全资质,对工程车驾驶员进行上岗前专项培训;发挥行业协会的引领作用,加强行业自我约束与长效管理;设立有奖举报制度,鼓励群众及时取证举报工程车的不文明驾驶行为,有关部门要认真查证并加以严惩。
工程车大多是社会挂靠车辆,而且工作流动性比较大,通常呈松散型管理状态。多发性的“工程车之殇”告诉我们,要降低工程车的安全风险,必须要加强源头管理,加强对挂靠公司、车主以及驾驶员等三位一体式的严管,要把客运行业成熟的安全管理模式移植到工程车安全监管领域,促进行业自我管理的完善以及约束机制的成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