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5年前的一个春天,兰亭,这个会稽城外供路人歇息的小小驿站,因为一场文化盛事而名动天下。
1978年春,一群省内知名书法家慕古人之风,前往绍兴兰亭举行书法笔会。此举,间接孕育了7年后的第一届兰亭书法节。刚刚从闭塞走向开放的古城绍兴,也由此开启了一场承前启后、意义深远的城市“文艺复兴”。
今天,第三十四届兰亭书法节又在春天里如期开幕。
时至今日,当我们重新探究“兰亭”与“书法”的渊源,依旧会惊叹于那场暮春之初的文化盛事,余韵延绵千年而生生不息。
2012年书法节上书法家们泼墨挥毫。首席记者 袁云 摄(资料照片)
千年翰墨 “四十”而盛
1979年,在当时绍兴旅游对外开放、名胜古迹陆续修复的背景下,绍兴开始对一批文物单位进行修整,兰亭是首批被纳入名单的单位。这自然要归因于东晋永和九年那场在中国文坛与书坛传为美谈的盛会。
正是因为《兰亭集序》优美的文辞与卓然的书法艺术,每年暮春三月,天朗气清,春和景明,总有追慕者、朝圣者循着先贤足迹,再现当年雅集盛景。
人世沉浮,沧海桑田,千年前的文化圣地,也难免湮没在历史中。40年前那场自发组织的书法笔会结束后,复兴兰亭东晋遗风,成为书法家们的共同愿望。在全力整修兰亭核心区域风貌时,一系列的活动都在为即将降生的“兰亭书法节”积蓄能量。
1981年4月7日至9日,江、浙、沪书法家齐聚绍兴,在兰亭举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次书法盛会。在这次盛会上,成立“兰亭书会”被首次提出。一年以后,兰亭书会正式成立,名誉会长沙孟海,会长沈定庵,其先后吸收的会员皆一时之名流,如冯亦摩、金鉴才、郭仲选等。
1983年4月15日上午,绍兴在兰亭隆重举行了纪念王羲之撰写《兰亭集序》1630周年大会,“兰亭书风”愈演愈盛。
1985年1月,市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市文联关于建立绍兴市书法节的提议,并决定“每年三月初三为绍兴书法节”。当年4月22日,绍兴首届书法节暨书法大奖赛授奖大会在王羲之故宅戒珠寺开幕。书法节期间,在兰亭举行曲水流觞、书艺交流及“百人书法表演”等活动,东晋遗风重现兰亭。
自此,兰亭与书法得以再续千年情缘。一年一届的兰亭书法节,也由此成为绍兴最负盛名的节会。
兰亭书法节,深刻影响了兰亭的发展走向。而在长达几十年的时间里,兰亭作为书法圣地的打造一直在动态进行中。
1979年对兰亭遗址进行的那次整修,基本上恢复了明清时的格局。进入新世纪,绍兴市政府再次投入巨资,对兰亭遗址予以扩建,占地面积一下扩增到500余亩。2003年底,一期工程书苑里办公区、之镇商业街和生态化停车场建设完成。由于保护措施得力,兰亭景区面貌大幅度改观。很快,兰亭遗址又被国务院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在多种因素促成下,2012年,兰亭整治二期工程启动。除了重点工程兰亭书法博物馆外,古迹区、天章寺遗址等的开发与保护,让兰亭承载的书法内涵更见深厚。
2013年书法节上,兰亭奖长期落户绍兴。首席记者 袁云 摄(资料照片)
兰亭“版图” 不断伸展
几天前,见到兰亭书法博物馆副馆长、兰亭书会副会长喻革良时,他正忙着筹备一场名为“翰墨兰亭·百家书画惠百姓”的活动。作为今年兰亭书法节的系列活动之一,这场活动启动之初就备受期待。简而言之,大家用1000元左右的价格,就有机会购买到当代知名书画家的一件作品。
喻革良告诉我,活动采用线上预购和线下订购结合的方式,线下订购的地点,是兰亭书法博物馆的报告厅。而此前几天,这些作品已经提前在该博物馆的精品处(厅)展出。
灰墙坡面,青山绿水相映,阳光在玻璃墙面流转,站在兰亭书法博物馆前,我能感受到此间的恢弘之气与灵动之美,与书法艺术相得益彰。
在喻革良看来,这座位于兰亭风景区西南角、落成于三年前的全国最大的书法类博物馆,是“兰亭书法”走向专业化与惠民化的一个重要节点。
2015年,第三十一届兰亭书法节便在这个新馆开幕。而此前三十年,前30届兰亭书法节,大多在兰亭风景区内的右军祠或曲水流觞景点举行。
空间位置的转换,带来的不仅仅是场地的拓宽,更是书法节从历史到现代的迈进。兰亭景区管理处主任、兰亭书法博物馆馆长汤晓蕾曾撰文称:“作为目前第一座以《兰亭集序》为主题、全面系统反映兰亭书法与兰亭文化的专题性博物馆,兰亭书法博物馆成为人们朝圣兰亭、学习书法的一个全新平台。”
“在此之前,兰亭甚至很难找到一个地方来收藏各方赠送的作品,更遑论做一些主题性的特展和推广活动。”市旅游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沈伟庆说。
博物馆的功效,在翌年就得以充分体现。2016年第三十二届兰亭书法节上,绍兴与故宫博物院首次合作举办《跟着徐渭看书画——一个南腔北调人的艺术人生》特展。5套12件徐渭的书画作品从北京被护送至绍兴兰亭,在兰亭书法博物馆里与世人见面。三个多月时间里,从全国各地赶来的人们齐聚兰亭,细细赏鉴这难得一见的展出,一时盛况空前。
“兰亭书法博物馆完备的布展设备与体系,让珍贵的故宫文物能够放心在此展出。”当年,“送宝”前来的故宫博物院常务副院长王亚民表示,绍兴不断提升的文化设施硬件和文化氛围环境,使得故宫博物院看到了未来在书法上与绍兴合作的更多可能性。
到今天,我们终于有了足够的底气,将“兰亭”视为中国书法的代名词。尤其是近十年来,兰亭书法节在打造书法圣地的高度上,从未掩饰过其勃勃雄心。
兰亭景区古迹区,右军祠旁,石碑林立。徜徉其间,能看到许多现当代与兰亭有关的书法作品。作为兰亭整治二期工程的一个重点项目,碑林区的建设,是对当代书法大家沙孟海、沈定庵当年提议的回应。
沙孟海的弟子、著名书法家朱关田告诉我,40年前整饬兰亭时,康熙御书“兰亭碑”因一直未能拼凑完成,本欲请沙老等名家补书,但沙老不愿写,认为还是让它残缺的好。“既尊重历史,又传承未来,一直是老师对待兰亭书法的态度。”朱关田说。
2013年,《兰亭集序》问世1660周年,绍兴成为中国书法兰亭奖长期承办地。作为中国书法界最高奖,这一奖项落户绍兴带来的直接结果是,兰亭成为了国内外书者心中名副其实的“书法圣地”。
一系列的细节也在彰显绍兴对兰亭打造的匠心与愿景。沈伟庆告诉我,对于天章寺,光是考古就进行了三次,最终,完整保留了寺庙上部为明代,下部为宋代建制的格局,非常具有史学价值。
另一个看不见的工程,是兰亭江的水利工程。2000年,因为兰亭江水患,时任兰亭景区主任的沈伟庆经常忙于景区的“抗洪救灾”,上游的水质甚至影响到了曲水流觞的效果。而这一切,也在兰亭整治二期工程中得以解决。
1985年4月23日《绍兴日报》头版报道了首届兰亭书法节的盛况。
书法“朝圣” 走向国际
去年5月,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习近平总书记开场便引用《兰亭集序》中的名句“群贤毕至,少长咸集”来描述会议盛况,欢迎各国来宾。
书法圣地兰亭的开放基因,在其甫诞生时便已种下。
1985年5月,首届兰亭书法节后,绍兴即派兰亭书法展代表团赴日本,在芦原町和福光町举行了盛大的书法展销会,200幅书画作品被抢购一空。
1986年,第二届兰亭书法节马上举办“中日兰亭笔会”。到了1987年,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理事沙孟海、顾廷龙,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席启功,兰亭书会会长沈定庵等23位中方书法家和日本艺术院会员青山杉雨、村上三岛等18位日方书法家相聚兰亭,中国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舒同等著名书法家送来作品参与交流,兰亭为中日著名书法家搭起了深度交流的平台。
此后每年,大量来自日本、韩国等国的书家慕名而来,交流书艺。
这其中,最有名的当属日本书法家高桥静豪。从1972年起,他80多次来到绍兴,是兰亭书法节的常客,也是绍兴文理学院兰亭书法艺术学院的客座教授。去年2月,他被市人大常委会授予“绍兴市荣誉市民”称号。
去年兰亭书法节期间,高桥静豪“我心中的故乡绍兴”书法作品展在绍兴美术馆开展。那天下着中雨,但依然有上百位书法爱好者冒雨前来,还有“粉丝”向他赠送了亲手绣制的书法十字绣。兰亭书法节,将这位日本老人与绍兴人民紧密联系在一起。
兰亭书法节的国际化,早已不拘泥于书法节的具体时点。多年来,我市书法团体出国交流已成常态。
一方面,是兰亭倚“书法圣地”之高地,每年接纳国际书法爱好者前来瞻仰交流;另一方面,则是近年来,“兰亭”以主动之姿走出国门,向全球传播中国书法文化。
2016年初,兰亭景区推出“兰亭的故事”文创系列产品,研发团队通过对兰亭书法文化的深度挖掘,设计了六大系列六百余件产品。最火爆的时候,一天就会有几千名游客在此消费,其中大量外国游客买走了茶具、笔墨等颇具兰亭特色和中国元素的产品。
去年10月,《兰亭的故事》特展在新西兰奥克兰举行。这是该品牌展览首次出国,书法文化的博大精深与书法艺术的无穷魅力令海外人士痴迷。接下来,特展还将走进斐济、意大利、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十几个国家。
“拓展空间,拓展外沿,用创新表现方式推广兰亭书法节文化,用精英化方式培养书法人才,是兰亭书法节在新的历史时期的任务。”朱关田认为,在新时代讲好中国故事的背景下,兰亭作为绍兴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品牌,必将迎来更大的发展空间。
2016年,兰亭书法小镇规划全面出炉,投资50亿元用以打造中国兰亭书法艺术品交易市场、魏晋风情小村、越文化影视基地等项目。
新时代的兰亭书法,正乘着资本与产业的东风,再度迎来新的发展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