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的“清明”有景清气明之意,《历书》云:“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不仅是一种节气,也是一种精神气象、文化追求。我们在祭奠先祖的同时,更要将这种“清明”内涵发扬光大,让“清明”成为一种信仰。
构筑清明的文化生态。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文化发展也面临新的要求:繁荣文化创作,彰显文化自信。达到这个要求,就需要建设清明的文化生态。将主流意识、审美价值、社会效益放在首位,让文艺作品文化生态成为一轮明月,以文化人,文以载道,以改善人们的精神面貌、提升人们的道德境界和审美水平。
构筑清明的精神生态。精神生态就是指重视人的精神发展和规划,既要追求经济上的成功,也要保持清明的精神面貌。比如,要节俭不要奢靡,要博爱不要自私,要担当不要冷漠,要新风不要陋习。将“追思、感恩、自省、博爱、希望、责任、承续、环保、廉洁”的清明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将崇德向善、勇于担当、慎终追远、尊老敬贤、宽厚仁慈、恭谦礼让等传统精神精华,凝固到我们的言行举止中。
构筑清明的自然生态。只有居住环境、生态环境好了,人们的幸福感和快乐感,才能不断提高。清明的生态不应该有空气污染、粉尘雾霾等不宜居的成分,而应该有绿水青山、镜湖明月。不应该有太多噪声、不够整洁的街道和居所等,而应该有安静平和、井然有序。不应该有粗糙和鲁莽,而应该有细腻、文雅和公共尊重。让人们成为绿色观念的忠实践行者、推崇者,让生态文明意识扎根人心,珍爱自然,保护环境,从我做起,积极行动。
构筑清明的理想信念。在“让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已经成为国家战略的当下,仅仅奔忙在追逐物质的道路上是不够的,更要有崇高的理想信念和追求,让自己得到物质富足的同时,也能成为有思想、有追求、有道德、有担当、有情怀、有信念的发展者,为社会、他人带来公共福利。有了清明的理想信念,人们就能战胜不良诱惑,守住根本,不忘初心,成为一个纯粹的人、高尚的人和摆脱低级趣味的人。
信仰是人的行为准则,让清明成为一种信仰,就意味着我们要将“清明”当做未来重要的行为准则,留住气清景明的集体记忆、文化记忆,让公民个体发展、社会发展明净清朗、向上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