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新闻 >> 头条新闻
唱好“双城记”,扎实推进大城市建设
2018年02月27日 07:58:10
来源:绍兴网-绍兴日报

新年伊始,绍兴交通战线上的好消息不断:“三区融合第一路”群贤路东延一期工程贯通;打通主城区南北交通瓶颈的绍兴首条湖底隧道建成;连接柯桥与越城的32省道绍兴兰亭至平水段改建工程进度超过三分之一;对接杭州的四条杭绍城际轨道交通线,绍兴段进展最快......

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命脉,近年来我市路网建设加速推进,大城市架构变得越来越清晰。与此同时,随着三区融合发展、嵊新协同发展、诸暨“北承南接”等一系列战略性举措的实施,全市域协同发展的节奏越来越快。

全市抓落实工作会议,为我们吹响了新一轮大城市建设的号角。会议提出,要牢牢抓住全省“四大”建设和杭州宁波都市区一体化发展的机遇,提升城市能级,增强集聚力和辐射力,推动绍兴大城市从会稽山时代向镜湖时代、杭州湾时代加快迈进。

大城市需要大市区。大市区形成要打破原有藩篱,实现三区深度融合。今年,绍兴将进一步深化“双下沉”,推动优质医疗资源向三区均衡分布。继去年“三区通招”之后,教育部门将逐步推出深化共享高中段优质教育资源的举措。围绕三区融合发展,今年绍兴将全面梳理勘察、测绘、市政、建筑设计等行业相关标准,建成目标明确、共建共享、有机衔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城市发展标准体系,提升中心城市凝聚力。

“实现同城待遇,依然是今后三区融合的最主要方向。”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认为,通过更多的民生实事工程,推动三区供给有效扩大、发展更为均衡、服务更加方便、群众更加满意,将进一步凝聚全社会共建大城市、共画同心圆的共识和智慧。

全市域协同发展,大市区融合发展,主城区联动发展,将有力推动大产业平台建设。被列为全省10个高能级平台之一的先进智造基地主体滨海新城,已明确加快“大湾区”集群经济发展,细化“东城、西产、中研”功能布局,整合资源创建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推动“万亩千亿级”新产业平台形成,与周边开发区联动打造环杭州湾产业带,以谋求在杭州湾经济区中占据有利位置。

文化是绍兴最耀眼的标签,古城是文化最大的载体。绍兴大城市建设,同样离不开主城区唱好“小双城记”。

眼下,主城区所在地越城已成立古城更新办公室,有序推进古城的工业、仓储、生产性服务业等功能疏解,引进培育文化、旅游等功能,把古城“让”出来,使古城“静”下来。另一方面,越城区将不断推动金融、教育、医疗、商贸等高端要素向镜湖新区等新城集聚,打造大城市核心区。

大城市建设,规划引领至关重要。目前,新一轮绍兴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已经启动。市规划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这次规划将依托国务院最新政策,立足“百年规划”,保证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前瞻性、系统性,最大程度优化全市生产力布局、交通路网结构及各功能区的要素配置,为绍兴大城市建设赢得更多的空间和时间。


作者:首席记者 裴金红 编辑:黄靖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