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2017年,越城区“多管齐下”,加速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年新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32家,同比增长128.5%;新认定省科技型中小企业116家,同比增长96.6%;新认定省专利示范企业两家。其中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和省科技型中小企业认定数分别超过前五年和前三年总和,创历史之最。
2018年,越城区已确立新目标:在积极打通人才“引育用留”全环节基础上,打造更有活力的产业创新生态系统,推进全区高新技术企业走上一个更高更大的舞台。
为企业量身
定制成长计划
在2017年举行的第六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浙江赛区暨第四届浙江“火炬杯”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上,越城区科技型企业新秀华航信息技术(绍兴)有限公司获得了成长企业组第3名。在1000多家参赛企业中脱颖而出,为企业带来源源不断的订单及合作商。截至目前,华航信息技术(绍兴)有限公司已与蚂蚁金服和多家大型航空集团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
在过去这一年,越城区还有不少企业在科技领域突飞猛进,而这些企业成长的背后都离不开同一个“店小二”:越城区科技局。无论是申报还是指导比赛方面的工作,越城区科技局都积极为区域内科技型企业提供支持和帮助。
越城区科技局高新科相关负责人说,申请相关的科技型企业,必须要具备相关领域的知识产权,一定的研发投入比例,高新产品的销售能力,以及科研团队。
为了更好地掌握区域内科技企业信息,越城区科技局建立了培育后备库,对有意愿申报科技企业的企业进行精准帮扶,培育和发展更多科技型企业,并主动牵线,联合相关专业的中介服务机构,将服务送上门,为企业主讲政策、做辅导,根据企业发展情况制订一对一的申报路线规划,并组织企业相关人员培训,营造科技企业培训氛围,助推越来越多的企业成功转型。
构筑服务平台
让企业受惠
孵化器又被称为“创业中心”,它是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养高新技术企业和企业家为宗旨的科技创业服务机构。政府通过建设孵化器,孵化相关领域的上下游企业,有助于打造创新集群,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
“如果说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是越城区孕育出来的‘大树’,那么创新载体便是哺育和滋养‘大树’成长的‘土壤’。孵化器在中小企业创新成长中起到了重要的载体作用。”越城区科技局孵化器管理科的相关人士表示,去年,该区在加快推进公办孵化器建设上投入了大量精力。目前,区内已建成孵化器6家,其中国家级孵化器两家;新增省级优秀众创空间一家,省级众创空间两家。
和众多科技企业一样,越城区的创新载体也正在经历着一个蝶变的过程。去年,越城区积极支持和指导符合条件的企业,积极申报省级以上企业技术中心、创新创业基地等平台载体。2017年,越城区(高新区)新增省级研究院1家、省级研发中心3家、市级研发中心11家,规模以上企业已建立研发中心145家。
“在科技领域,信息不对称的现象十分突出。一方面因为科研活动专业化程度高,不少企业接触不到;而另一方面企业忙于生产,对知识产权等方面制度的解读不到位。”越城区科技局相关人员表示,过去,区内部分科技企业对一些高新技术行业领域的比赛兴趣并不高,经过去年越城区科技局组织的两场创新创业大赛动员会,企业目前对比赛的自主意识明显提升了不少。
下一步,越城区将探索更加科学、多元的创新载体服务方式,通过优化服务提升创新园区发展质量。如举办面向孵化器从业人员的培训班,提升创新载体的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帮助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建立创业导师团队,重点辅导科创园区申报国家级、市级孵化器等,降低企业和创业者创新成本。
推人才新政,助企业发展新引擎
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2017年,越城区(高新区)全方位为人才落地越城保驾护航。去年一年内,越城区(高新区)新增“国千”人才3名、“省千”人才5名、“海外330英才”18名,推荐申报2017年浙江省“万人计划”人才2名。在此过程中,加大人才政策兑现力度,如实施“人才安居”工程,完善人才公寓入驻细则,加大人才购房和租房补贴力度,保障“双创”人才享受户籍居民同等待遇。
此外,区域内的高校资源也被充分利用。去年,来自浙江理工大学、绍兴文理学院等6所大专院校的262名科技特派员,被派驻到区域内各个企业指导科技创新,充分调动各类资源,为创新载体发展搭起一个鲜活的人才平台。
同年,在人才新政推动下,越城区广发“英雄帖”,邀请海外高端科技人才“追梦越城”。目前,一个以海外高层次人才为核心竞争力的科技团队已形成。
“引才的根本目的在‘用’,只有紧贴科技产业发展方向,做好产业人才融合的文章,才能提升企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越城区科技局副局长周玲玲表示,今年,将全面推行人才新政,加快建设有竞争力的人才体系,助力核心人才团体做好越城区科技企业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