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天,古城下大路河一带美得如诗如画。尤其是清清的河水,更为这幅水墨画增添了无限灵动。而昔日,这里水质不佳,附近的迎恩门断面曾是我市省里唯一挂号的市控劣Ⅴ类水断面。
变化缘于“五水共治”,尤其是去年以来,我市以剿灭劣V类水为契机,打响了古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通过截污纳管、治危拆改、引水活水等多种方式立体推进治水,作为古城内河主要出水口的迎恩门断面成功提升至Ⅲ类水质。
古城内河水质的显著变化,正是我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积极推动生态文明示范市创建,深入开展“五水共治”、大气污染防治行动,切实解决群众身边环境痛点,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环境获得感。
5年多前,我市领全国风气之先推行“河长制”。2017年,我市再开全国地级市先河,在全市3300多个湖(库)推行“湖长制”管理。我市在全省率先剿灭劣Ⅴ类水,到去年底7个国家“水十条”考核断面达标率100%,128个市考断面全部达到或优于Ⅳ类水,全市“五水共治”群众满意度居全省第二位。
近年来,我市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2017年全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为83%,超额完成年初在十方面民生实事中的承诺。
而在生态环保体制改革方面的积极探索,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市出台《党政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实施办法》,将“终身追责”作为一项基本原则。探索建立了生态环境损害鉴定评估、损害赔偿磋商、司法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和损害修复等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体系,绍兴经验在全省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