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是推动发展进步的必由之路。日前召开的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八届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会议第四次会议指出,要高举改革大旗,扛起改革担当,深化改革开放,增创体制机制新优势。
翻过一山又一山,快马加鞭未下鞍。
回眸过去一年,我市牢固树立改革强市的鲜明导向,蹄疾步稳推进各领域改革,改革呈现全面发力、多点突破、纵深推进的良好态势。新的一年,我市将在更高起点上谋划和推进改革,坚定不移将改革进行到底,为绍兴勇当高质量发展的排头兵提供强大动力和体制保障。
深化“最多跑一次”
跑出改革加速度
“滨海新城为企业提供‘最多跑一次’服务,到政府办事省时省心省力,政务服务和发展环境堪称一流!”提起在绍兴落户发展的经历,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歌礼药业(浙江)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劲梓深有感触。目前,歌礼药业的抗丙肝新药上市在即,有望打破国际药企垄断。
去年以来,我市紧紧扭住“最多跑一次”改革这个“牛鼻子”,倒逼政府自身改革。在全省最新公布的“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和满意率的排名中,我市实现率居全省第二,新昌县双双位居全省第一。
“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要在‘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信息化建设上加大力度。”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目前,我市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均设立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等综合服务窗口,19个部门202项群众办事事项实现城区“同城通办”。今年我市将积极推行“一证通办”改革,让群众凭着一张身份证,就可以在全城范围内办好绝大部分与生活密切相关的事项,努力做到让市民群众办事不跑路或不出村(社区)。确保到年底,400个以上重点高频事项实现在市区“同城通办”、100个以上重点高频事项基本实现“一证通办”。
深化投资项目审批集成式和“多合一”改革,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我市将以企业投资项目审批监管平台2.0版的开通和应用为基础,继续推进审批标准化、流程再优化与代办专业化改革,深化“多评合一”“多审合一”“多测合一”。在投资审批过程全面覆盖的基础上,推动实现发改部门“一窗受理”“一般项目50天”“复杂项目最多100天”要求。
“‘最多跑一次’改革已经破题,但仍有很长的路要走。”市行政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进一步深化认识、丰富内涵、拓展外延、提升质量,在深化“一窗受理、集成服务”、打破信息孤岛、企业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和商事制度改革上持续加力,加快推进标准化、制度化,确保继续走在全省前列。
突破重点抓改革
再造发展新优势
全面深化改革,是一场以问题为导向,统筹推进、重点突破的持久战。去年以来,我市狠抓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新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改革试点,为全省改革提供了绍兴经验。新的一年,一系列改革举措将进一步深入推进。以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为重点,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业创新活力和动力,推动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释放民营经济新活力。
绍兴传统产业占经济比重近七成,是绍兴的基础所在、力量所在。去年,我市以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等五大制造业领域为重点,打破坛坛罐罐,加快动能转换,取得了显著成绩。五大重点传统产业产、销、利、税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工业经济一举扭转了多年来持续下滑态势,重回上升通道。
“新的一年,要全面深化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推动传统产业从倒逼向引领转变、集聚向集约转变、低端向高端转变、传统向现代转变,着力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市经信委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继续瞄准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的目标,编制实施年度工作清单,通过全域、全行业、全产业链提升,努力创建全国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示范区。
与此同时,坚持以平台集聚促绿色集约,扎实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省级试点。围绕“聚改转退”要求,确保到今年底将全市281个工业园区(工业小区)整合到55个,到2020年整合到30个以内,13个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实现高度整合,并不再保留生态功能保护区内的工业园区。
上市公司是推动绍兴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去年,我市全域开展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全年新增上市公司9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23起,交易金额112亿元。“新的一年,将引导和推动企业股份制改造,深入挖掘、积极培育一批上市后备企业,推进上市公司兼并收购,强化示范区建设保障工作。”市金融办有关负责人介绍。
创新是驱动发展的第一动力。过去一年,我市在全市范围推广新昌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的经验做法,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建成投运绍兴科技大市场,全市科技成果转化指数位居全省前三。“我市将以超常规力度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推进绍兴科创大走廊、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高新区三大平台建设,加大创新投入,提升创新能力,为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市科技局负责人说。
改在民生关键处
提升群众获得感
天地之大,黎元为先。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改革价值取向,把增进人民福祉作为改革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基层治理,事关民生和谐和社会稳定。在柯桥区杨汛桥镇“四个平台”指挥室内,一块巨大的LED显示屏,连接着729个视频监控和当地87个网格内348名网格员。无论是群体纠纷、火灾,还是交通事故、违法建筑,网格员巡查发现的各类事件都可以通过手机APP上报,并实现快速处置。
“‘四个平台’是绍兴打造新时代‘枫桥经验’升级版的有力抓手。”市编办负责人表示,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118个乡镇(街道)“四个平台”治理框架全覆盖,在连续六轮全省督查考核中,我市得分均居全省第一。
教育和卫生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去年,我市推出市区打通招生、普通高中“重点特色学科”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统一全市中考优惠加分政策,三区教育深度融合迈出了实质性步伐。我市组建市第一医疗集团,健全完善“双下沉、两提升”长效机制,实现了所有乡镇卫生院市(县)级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全覆盖,按三甲综合医院标准建设的市立医院开业运行,“健康绍兴”稳步推进。
生态环境,直接关系着人民群众的获得感。据省统计局调查显示,去年公众对我市生态环境的满意度明显提升,创历年来最高。一系列成绩的背后,是我市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集成推进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环保“大数据”系统建设等国家部委和省委改革试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试点成果在全省推广。
坚持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我市统筹抓好农村“五星达标、3A争创”、城市社区“五星达标、和美家园”、机关党建“五星示范、双优引领”,全面推进“大党建”融合发展。“党建引领乡村振兴‘五星达标、3A争创’工作机制”获评2017年度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
在广袤的农村,一幅城乡融合的画卷徐徐展开。柯桥区被确定为全国100个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试点县之一,通过股份合作等多种形式,探索集体经济新实现形式和运行机制;嵊州市积极推进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国家级试点,累计发放抵押贷款4.34亿元……市农办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要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深化农村领域改革,着力激活主体、激活要素、激活市场,推动农业与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促进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发展无止境,改革不停步。加快建设现代化强市、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本动力在改革、根本出路在改革、根本举措也在改革。市委改革办有关负责人表示,我市将主动参与大湾区大花园大通道大都市区建设和杭宁都市区一体化建设,以“最多跑一次”改革撬动各领域改革,重点围绕民营经济新飞跃、城乡融合发展和社会体制改革,打通改革落地“最后一公里”,确保各项改革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以优异成绩向改革开放40周年献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