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改革步伐铿锵有力!
去年以来,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决策部署,牢固树立改革强市鲜明导向,坚持以群众满意为第一标尺,以“改革大推进、宣传大加强、满意大提升”为工作主线,蹄疾步稳推进各领域改革。目前,46个省级及以上试点、38个市级年度重点改革项目进展顺利,改革红利有效释放,改革共识更加凝聚,为推进绍兴“两个高水平”建设提供了强劲动力。
“最多跑一次”
抓住改革“牛鼻子”
聚焦聚力打破信息孤岛,以项目高效审批为突破口,全面提升政府部门办事效率,着力打造优质发展软环境。去年以来,“最多跑一次”改革深入推进,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正在打通。
“最多跑一次”改革中,我市瞄准焦点、打通堵点、突破难点,持续发力。全面推进“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市、县两级行政服务中心均设立投资项目审批、不动产交易登记、医保社保等8个综合服务窗口,实行受办分离、集成服务。统筹推进机构职能改革和流程再造、事项梳理归集、系统对接和数据共享、标准化建设等各项工作,全市20类80个重点高频事项全部实现“最多跑一次”,19个部门202项群众办事事项实现城区“同城通办”。市、县、乡(镇、街)、村(社区)四级共建立业务受理点1186个,基本做到70%的业务就近办理,实现群众家门口“最多跑一次”。
目前,我市“最多跑一次”实现率居全省第二。“最多跑一次”改出了绍兴特色,“中介超市”的绍兴样本、绍兴税务服务“至少去一次”和诸暨“一证通办一生事”等创新做法广受群众好评。
“多合一”改革整合推进。记者了解到,全市办理“多证合一”和证照联办事项已超过1.7万件。以100天、50天为核心的企业投资项目高效审批服务机制,全市共有1011个项目进入各类高效审批流程,其中549项已经完成。此外,我市还在全省率先实现“中介超市”全覆盖,并大力推行容缺受理服务机制。目前,全市已有中介机构1142家,办理中介服务事项超过1.9万项,“中介超市”受理件服务时间比承诺时限平均提速30%以上。
实践表明,“最多跑一次”改革正越来越显示出“牛鼻子”作用,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去年1~11月份新增市场主体8万余家,其中外来主体占比达47%。
重大改革试点
示范带动明显
去年,我市主动适应新常态,加快新旧动能转换,以重大改革试点为契机,推动经济增长中高速、发展迈向中高端。尤其是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开发区改造提升、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新昌县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等重大改革试点,形成了绍兴特色,为我市打开新的发展通道。
在全力推进传统产业改造提升试点中,确定纺织、化工、金属加工、黄酒、珍珠等五大重点领域,分行业、分区域制定安全、环保、税收管控标准,推进行业规范整治。全市336家印染企业已完成整治提升;化工产业大排查大整顿大提升取得阶段性成效;金属加工、黄酒、珍珠产业改造有序推进,制定发布黄酒、珍珠产业发展规划与团体标准。去年以来,传统产业产值、销售、利润、税金、出口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在推进开发区(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试点工作中,我市强力推动企业入园提升、集聚提质,基本实现企业集聚、平台集约。
去年关闭退出工业园区48家、整治提升404家、专业市场53家,规上工业企业入园率提高到85%,从源头上解决了“村村点火、户户冒烟”的传统生产格局。其中柯桥区已基本完成印染企业集聚。杭州湾精细化工园区已集聚化工企业93家,鉴湖水系中心区已集聚黄酒企业23家,山下湖工业园区已集聚珍珠企业18家。
在全市域开展上市公司引领产业发展示范区建设上,我市围绕做强产业链、做深价值链、提高竞争力,发挥上市公司在制度、科技、资本、开放、人才和标准等方面引领作用,推进企业上市和并购重组。去年新增上市企业9家,目前累计71家,上市公司数量居全省同类城市首位。新三板挂牌企业29家,上市公司实施并购23起、交易金额98亿元。
我市还联动推进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建设。新昌县作为省级试点单位,统筹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和政策链,建立健全激发企业活力的技术创新机制、企业主导的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激励创新的人才引进集聚机制等五大机制,扎实推进11项试点清单任务,目前5项基本完成,企业软投资统计试点经验将在全省推广,其余6项正有序推进。
改革系列组合拳
破除体制机制障碍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我市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聚焦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制约问题,积极作为、精准发力、狠抓落实,各领域改革全面发力、纵深推进。
面对越来越多的利益纠葛棘手问题,我市打出一系列漂亮的改革“组合拳”,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打破利益藩篱。经济体制改革上,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扎实推进经济转型升级,发展质量效益持续优化提升。全市完成“低小散”企业(作坊)整治2000余家,淘汰落后产能企业234家,处置“僵尸企业”38家,为企业减负109.5亿元。城乡融合发展机制健全完善,市与越城区事权调整改革工作全面推进,城市建设管理、经济管理、社会管理三大领域20项管理职能涉及的753项权力事项划归越城区行使。三区融合纵深推进,尤其在三区教育深度融合上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实行市区打通招生、普通高中“重点特色学科”学校面向全市招生、统一全市中考优惠加分政策。嵊新区域协同发展改革省级试点攻坚突破,启动建立以领带、轴承等产业联盟为基础的嵊新制造业联动机制,全力推动嵊新教育、文化、环保、交通等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
民主法制领域改革,在地方立法上实现了稳步推进。我市建立五年立法调研项目库,出台地方性法规起草工作规则、立法专家库管理办法、法制委员会议事规则等工作制度,颁布实施《绍兴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和《绍兴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规定》。
文化体制改革上也是亮点频闪。我市制定出台文化产业发展规划,落实“文化旅游发展53条”“促进绍兴市生命健康产业发展意见”等一系列政策,进一步做大做强文化旅游、生命健康、文化创意等产业。节会市场不断完善市场化运作机制。以绍兴黄酒节、兰亭书法节为核心,实现大型节会活动全域联动运作。全年开展重大文化、旅游、商贸活动近200个,开展“阳明文化周”系列活动,举办“水陆国际双马”等体育赛事,绍兴城市美誉度、影响力不断提升。
社会体制改革坚持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入手,不断提高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能力,推动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惠及民生。如基层治理“四个平台”在全省率先实现全覆盖;所有乡镇卫生院市(县)级优质医疗资源实现下沉全覆盖;国家卫生城市(县城)实现县级全覆盖;实现全市低保标准城乡统筹;出台全国首个养老机构智慧养老管理和服务规范,通过国家智慧居家养老标准化试点验收。一个又一个的惠民“福袋”,让老百姓既感受到改革发展的速度,又感受着改革发展的温度。
今年是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我们将迎来改革开放40周年。绍兴将坚决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践行“八八战略”,坚守三个“不能变”改革方向,聚焦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突破口,统筹推进各领域各方面改革,不断增强改革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加快破除制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高水平推进现代化绍兴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