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嵊州市通源乡白雁坑村的香榧大户马樟华种了50多亩香榧,这几天每天销售收入超过2万元。“这主要得益于生态种植,让我们的香榧卖出好价钱。”马樟华说,在前不久嵊州举办的香榧大赛中,他的“藏天岗”品牌香榧获得一等奖。
近年来,嵊州市重点培育、发展香榧产业,自2001年至今已落实扶持香榧产业资金1亿多元,香榧种植面积达12万亩。如今,嵊州的香榧种植已成规模,许多榧农的种植模式向生态化种植转变。
马樟华的生态种植是“香榧套种白三叶”。他说,香榧根系分布在浅土层,遇暴雨、台风等天气,雨水一冲,水土流失严重,加上杂草生长,容易导致香榧树养分不足。而套种白三叶草,能保持水土不流失,白三叶草还能作肥料,不用施除草剂,香榧树长得格外好。
谷来镇有香榧36000多亩,采用茶榧套种和稻榧套种模式,香榧成活率和品质大大提升。在今年夏天的高温天气中,谷来镇的香榧基本无死亡。“茶榧和稻榧套种,能有效预防由于过量使用化肥和普遍使用除草剂,使土壤退化酸化、林分早衰、品质下降等。”当地农技人员告诉记者。
贵门乡玠溪村香榧大户郑国民有香榧基地130亩,今年夏天,他的香榧林没有因为高温天气而受到影响。“主要得益于几年前投入的喷灌设备,每到夏天高温干旱季节,这套设备喷出的水雾,将整个榧林笼罩在水汽中,使香榧免受高温伤害。”郑国民说,喷雾设施除了能抗高温干旱,对霜冻也有很好的预防作用。
“除了套种的运用和基础设施的改善,我们还将根外施肥的办法传授给榧农,保证果实发育期间可以提供足够营养,提高果实产量,提升果品质量。”嵊州市农林局副局长储开江说,生态套种模式织成了一张防止水土流失的大网。
随着生态化种植的广泛运用,香榧的品质得到了保证,价格也从去年的每公斤200元卖到了今年的每公斤300元。嵊州香榧今年入选浙江省知名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今年干果产量1500吨,产值达4.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