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绍兴改革发出最强好声音 >> 垃圾分类有序
家里放两只小桶,垃圾分类容易多了
村支书的这一招,许多城市社区也可以借鉴
2017年11月30日 09:06:11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垃圾分类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市环卫处有关负责人曾这样对记者感慨,2014年在我市农村、2015年在城区推进的这项工作,至今在很多村庄、小区都难以得到落实,其中最大的难点就是居民垃圾分类习惯难以养成,导致不少小区的分类垃圾桶成为摆设,“桶分了,垃圾没分。”如何引导居民垃圾分类,近日,记者在袍江开发区孙端镇看到的景象值得借鉴。

孙端镇村头村共有500多户人家,记者走进村里,只见整个村庄干净整洁,村民不管家内家外,几乎连一团纸屑都看不到。村党总支书记顾水根介绍,村里之所以这么干净,原因是村里的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做得比较好。

孙端镇从2015年开始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和许多地方一样,当时也面临着两大难题:源头上,老百姓对垃圾分类不配合;终端上,统一填埋的方式也消解了前期分类的意义。村头村的探索就从这一头一尾两端发力。

终端好解决,孙端镇投资250万元采购了5台垃圾处理机,垃圾处理机可以对分出来的可腐烂垃圾进行生态化处理,最终变成优质肥料。

难点是源头。顾水根介绍,刚开始推行垃圾分类时,村头村按照上级要求,每家每户都发了两只垃圾桶,一只装可腐烂垃圾,一只装不可腐烂垃圾,摆在村民家门口。可实际执行中很难做到,因为村民在家里大多只用一个垃圾袋,所有的垃圾都往里面扔,让他们丢垃圾时再分类放入垃圾桶,显然很难。

找到问题的症结后,顾水根便开始琢磨。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村委掏钱,集体到超市购买有把手、可以拎的水桶,每家发两只,且两只桶颜色不同。这两只桶起什么作用呢?让村民在家里放垃圾时就开始分类,一只桶装可腐烂的,一只桶装不可腐烂的,连制造二次污染的塑料垃圾袋也省了,有把手的水桶拎拎也方便。

把垃圾分类的源头前移后,村民垃圾分类率果然提高了。为了鼓励村民,村头村还想了不少“鼓励办法”。如每季度对村民的垃圾分类情况进行考核,做得好的奖一面小红旗,并在村务公示栏公布,激发村民的比学赶超意识。“村民可积极了,经常有村民来问,我家的小红旗怎么没有了,其实是没贴牢,掉下来了。”顾水根介绍。

为了让村民更加适应垃圾分类,村委又想了一招——清理垃圾时,垃圾车上备一个大水桶,每次倒完垃圾后,顺便把村民家门口的两只垃圾桶清洗得干干净净。“村委那么有诚意,我们也不好意思乱丢垃圾。”有村民说。

垃圾分类做好了,村民乱丢垃圾的行为也几乎没有了。就在记者采访时,看到有位老年村民走过来,很自然地将手里的纸屑放入路边的“不可烂”垃圾桶。

记者了解到,我市城区已有12个小区实行垃圾智能化管理,有些做法也是将分类源头前移。以翰林越府小区为例,据西小路社区干部介绍,小区居民使用的垃圾袋都是统一发放的,倡导居民在家里就能自觉对垃圾进行分类。


作者:首席记者 钟宏娇 编辑:陈文华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