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虾(资料照片)
养殖面积从50亩到400亩,产值从10万元到300多万元,从挖塘养鱼到围塘养鱼,从一家一户养殖到示范带动全省稻鱼共生良性发展,70后养殖户许国明,用多年的勤劳、创新和执着,验证了新型农民在提高农业科技化、良种化、品牌化水平方面,在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等方面大有可为。许国明也收获了省突出贡献农技工作者、绍兴市最美农民、越城区劳动模范等诸多荣誉,其探索创立的“稻虾轮作”和“稻鳅共育”模式在全省乃至全国得到推广,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探索生态种养
1990年,许国明承包了富盛镇义峰村50亩田进行青虾养殖。几年后,虾塘有机质增加,病菌增多,使青虾产量上不去。如何解决这个难题?许国明苦苦求索。
他请教有经验的养殖户,邀请水产专家进行实地指导,并多次到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学习取经。他发现,通过清塘、日晒消毒等方式虽能有效解决虾塘病菌多的问题,但不能解决虾塘因长时间投饲料等造成有机质过多而富营养化的问题。
能否在虾塘中种植一季水稻,来消耗虾塘底泥中的有机质?2006年,许国明在自己承包的虾塘中开始搞实验,种植一季早稻,养殖两季青虾,效果良好。
通过种植早稻,能把虾塘里的大量有机质消耗掉,并且通过搁田等方式,把虾塘中的有害病菌消灭掉,减少了化肥农药的使用。在早稻收割后秋季养殖青虾,产量大幅度提高,而且青虾个体增大,品质提高。稻虾轮作模式由此成形。
几年的实践证明,稻虾轮作,灌水可养殖,泄水可种植;一年种植一季早稻,亩产450公斤;养殖两季青虾,亩产达60公斤;种植早稻时套养泥鳅,在捕获第二季青虾时可捕获成品泥鳅每亩50公斤;全年稻、虾、鳅平均收入达7000元/亩,净收入达5000元/亩,综合效益是纯种粮的5倍以上。既稳定了粮食生产,又增加了水产收入。
2010年,许国明在承包田里四周挖沟,开展了“稻鳅共育”试验,也获得成功。
稻田养殖泥鳅可利用稻田的杂草虫子作为天然饵料,减少泥鳅饲料投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污染,保护了耕地,保护了生态。
推广稻虾轮作
稻虾轮作、稻鳅共育,不仅让许国明尝到了生态种养的甜头,还得到了浙江省农业技术推广基金会的肯定。在许国明“一亩三分地”上拍摄的电视片《稻虾轮作生态种养模式》在全省通用性对农节目中宣传推广。
2006年以来,许国明年年有省级科学养鱼项目立项试验,累计争取到扶持资金70多万元。今年立项的稻-鳢-蟹生态养殖试验示范,作为省级试验示范项目,又取得了成功。
今年7月中旬,省农技推广中心在绍兴召开早稻生产技术交流暨现场观摩会。全省27个早稻种植市、县(区)农技(粮油、农作)站(中心)负责人以及省粮油技术团队专家60余人参会。与会人员对许国明的生态种养基地给予了高度评价。
带动农民致富
许国明的种养模式名声在外之后,吸引了众多本地和外地的农户。近年来,每年有超过1000人次前来学习取经,每当有农户上门学习取经时,许国明总是毫无保留地传授经验。每当农技部门邀请许国明进行经验介绍时,他总是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不厌其烦地赴会介绍经验。
在许国明的示范带动下,浙江省稻虾轮作、稻鳅共育生态循环种养模式呈现遍地开花之势,仅绍兴市就发展到3万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为带领广大农户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许国明成立了由50多位农户参加的绍兴富盛青虾专业合作社,推广先进的种养模式,使社员的种养业收入成倍提高。
为解决广大农户对泥鳅养殖种苗需求的困难,2010年,许国明又与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合作,创办了全市首家泥鳅种苗繁育基地,每年可为广大农户提供1亿尾泥鳅种苗。2013年富盛青虾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浙江省示范性农民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