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去哪办、找谁办、怎么办’?找警务前台呀,准行!”昨天一早,记者走进越城区东湖街道松陵村,村民钮秋均乐呵呵地说,现如今大家咨询户籍相关事项,都不用再出村跑派出所了。
钮秋均口中的警务前台,就设在松陵村文书郑金祥的办公室。一大早,办公桌前就围坐了六七位村民,时不时有人进进出出。
环顾四周,“农村警务前台人员公示”“警务前台工作流程”等标志就悬挂在墙上,便民服务信箱、警务柜台也摆放在醒目位置。市公安局越城区分局东湖派出所户籍民警茹君成为大家的焦点,“简单地说,这里就是个警民联系点,公示牌、便民服务信箱都是为方便警民联系,警务柜台存放着群众办理户籍的表格和办事指南等,让办事群众可以提前熟悉。”茹君告诉记者,她和所里的社区民警张建海会经常来警务前台开展日常指导和工作联络。
“我们在走访中发现,许多群众到派出所办个户口至少得跑两三趟,大多是因为不熟悉办理手续和流程。”东湖派出所教导员王剑烽说,为解决群众办事来回跑的实际问题,派出所积极谋划在离辖区群众最近的场所为他们做好户籍办理的前期咨询、受理和初审工作,避免群众“多次跑”。
今年5月,东湖派出所在全市首创“警务前台”,将以户籍办证为主的审批服务关口前移,进一步延伸惠民利民的触角,全力践行“最多跑一次”服务承诺,提升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辖区内的松陵村和永宁村是这项改革的试点村。“为确保警务前台工作能够真正落地生根,取得实效,根据农村实际情况,我们在每个村遴选出政治素质优、责任心和工作能力强的村干部担任警务向导,开展各类户籍办理的前期咨询、受理和初审工作,并协助公安机关日常性收集各类涉及公安的意见建议。”王剑烽介绍。
眼下在松陵村,“警务向导”成了郑金祥和村妇女主任张小红的另一个“头衔”。经过前期业务培训和半年的工作实践,现在两人已然成为村民们的“便民利民服务员”、“警务下沉联络员”、“社情民意收集员”、“法律政策宣传员”。“村民要办事,首先就会想到我们,根据群众的户籍办理要求,我们帮忙查漏补缺,完善申报材料。”郑金祥说,针对办理时间安排有困难的群众,警务向导还帮忙把资料转交给公安机关。
“今年,因为整村拆迁,全村村民都面临户口迁移等各种问题,警务前台为我们解决了许多实际困难。以前办理户口,从咨询、审核到补齐材料、办好户口前后少说得去三次派出所,现在先来警务前台,到派出所办事时基本可以一次搞定。”村民丁爱芝告诉记者。
为丰富服务模式,做活警务前台,东湖派出所还实行了户籍民警和社区民警“虚拟坐堂”,利用微信平台建立工作群,处理警务向导在前台受理中遇到的疑难问题及特殊情况,变“让群众跑腿”为“让信息跑腿”。同时,开设网上预约办理服务,开通后台“直达车”,提供休息时间加班服务,尽可能满足群众的办理需求。
据不完全统计,自东湖派出所在两个试点村设立警务前台以来,群众办事至少少跑300次。“下一步,我们将完善考核机制,把这项改革在全街道铺开,每年预计可惠及约20000人。”王剑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