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倡导创新文化,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保护和运用。”……围绕“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要求。
新征程鼓舞人心,新使命重在担当。连日来,我市各地各部门深入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领会实质、把握精髓、学以致用。一些部门以马不扬鞭自奋蹄的精气神,投入到决战年度目标任务和谋划明年工作中去,形成干事创业新热潮。
瞄准前沿发力创新
未来,一个产业体系的集成创新能力将成为支撑地区经济增长的核心竞争力。绍兴产业如何形成这种集成创新能力?“突出关键共性技术、前沿引领技术、现代工程技术、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平台支撑作用是关键。”在全局党员干部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会议上,市科技局局长朱润晔的话引起大家共鸣。
我市各地正在涌现这样一批创新平台,浙工大上虞研究院就是其中之一。作为我市科创大走廊——绿色化工创新服务综合体的有机组成部分,该研究院成立三年来,与当地企业联合成立研发中心,支持金科股份等一些企业加速成长为全球化工产业细分领域单打冠军。目前,仅化工领域,全区隐形冠军达到15家。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瞄准世界性科技前沿,强化基础研究,实现前瞻性基础研究、引领性原创成果重大突破。”朱润晔说,“下一步,将围绕‘5+4’(五大传统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重点产业体系,深化‘一个产业引进建立一个研究院’模式,强化产业集成创新能力。明年将重点依托科创大走廊构建一批新型创新创业平台服务体系,助力产业集群整体跃升。”
抢占国际前沿技术制高点,开发区是主阵地。“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强化战略科技力量。这对山区新昌来说,更具有战略意义。”新昌县副县长、新昌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管委会主任莫靓说,目前,园区正在加快构建以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航空、新材料等为主的高新产业格局,下一步,将重点培育一批省级重点企业研究院,提升整体创新能力。同时,加大对行业龙头企业、重点成长型企业和苗子型企业分级培育力度,加快推动传统制造企业向“高精尖”转变,明年新增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40家,努力为全市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树立“新昌样板”。
培养造就创新人才
“我出生于绍兴嵊州,非常乐意为家乡航空产业添砖加瓦。”受聘绍兴市院士咨询委员会,88岁高龄、中国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中科院院士邢球痕动情地说。
邀请首批30位院士成立全市院士咨询委员会,为绍兴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提供强大智力支持,这是我市实施人才战略取得的重大成果。市科协党组书记、主席黄浙平说,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第一动力,人才支撑尤为重要。院士咨询委员会将切实发挥院士优势,针对绍兴科技、经济发展中的重大问题,提供高端战略决策支持。同时,加强与院士联络协作,借助院士资源,引进培养创新团队,为绍兴有效引进创新要素资源打开新渠道。
刚刚落幕的我市“名士之乡”人才峰会,搭建“人才+项目+企业+资本”全市域对接大平台,20个人才项目签约,24个项目达成合作意向,150个项目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市委人才办专职副主任王洪海说,增创绍兴未来发展新优势,加快建设创新型城市,关键是要培养造就一大批具有国际水平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青年科技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团队。下一步,我市将制订出台高水平建设人才强市三年行动计划,重点谋划实施一批最能补齐发展短板、最能激发潜在优势的重大政策举措、工作举措,明确绍兴超常规推进人才强市建设的路线图、作战图。特别是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上下功夫,启动实施绍兴“菁英双创计划”,构建国内外高端人才统筹开发的人才政策链,着力扩大高层次人才的引进规模。
“赶上了大显身手的好时候,作为一名工程师,我的梦想就是让中国所有通信设备都跳动一颗‘中国芯’。”“省千”人才、光特科技董事长叶瑾琳坦言,身为一名“海归”,他深深体会到个人的命运和国家的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感受到肩头的责任与使命。他将带领团队不断攀登科技高峰。
完善体系激活动力
“通过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大作出的‘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战略安排,我们进一步明确了绍兴建设创新型城市现在到了哪一步,该怎么努力。”市质监局局长何建说,绍兴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产业要提升品质,“质量是基础工程”。
上周,全市国家级纺织印染产品质量提升示范区创建工作动员会在柯桥区举行,这标志着纺织印染产品质量提升工作全面启动。“坚持质量第一、建设‘质量强国’是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重要任务。”何建说,为深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我市在全省率先出台了《绍兴市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绍兴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实施标准化战略的意见》等文件。下阶段,着重围绕绍兴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特色小镇等的需求,加快推进计量、认证认可、标准化及质量责任保险等设施建设,提升质量技术基础一站式服务能力,为创新保驾护航。加快先进团体标准制订,瞄准国际标准提高产品质量水平,扩大优质增量供给,打造“绍兴制造”金名片。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我市深入学习十九大精神,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优先战略,正在全面统筹科技体制改革,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制度环境和发展方式。
我市相关重点经济部门负责人表示,将牢牢抓住创建国家创新型城市、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和省全面创新改革联系点工作契机,加快完善科技创新统筹建设机制,优化科技企业利用资本市场的服务体系,促进科技金融有效结合。坚持开放发展,通过政府“搭台”、平台“铺路”、企业“唱戏”,选择先进国家和地区,规划建设海外孵化器,提高放眼全球配置创新资源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