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越城区顺利通过“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创建市级专家组的评审,这意味着该区的慢性病预防控制工作又向前推进了一步。为什么要创建这样一个示范区?其中有哪些项目是与社区百姓息息相关?为此,《社区报》记者进行了采访。
已建成30个健康示范点
和10个健康小屋
如果你到越城区府山公园游玩,肯定会看到一块写有“健康主题公园”字样的牌子。公园内设置有千米健康游步道、BMI体重指数测试点、慢性病防治石雕景观、健康知识宣传牌及运动器械园区等设施。此外,在罗门公园和蕺山公园也建有两条健康游步道。
据了解,在越城区的10家社区医院里,都专门辟有一间“健康小屋”,市民可以自行测血压、血糖、身高体重等指标。这些都是越城区按照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要求设置的。
“至今年8月,我区已建立30个‘健康示范点’,包括健康示范单位、健康示范社区、健康示范餐厅/酒店和健康示范食堂。”越城区疾控中心有关人士说,自启动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以来,这项工作就成了越城区的重点工作,区政府拨付专项经费,按照省级要求开展慢性病相关监测、健康教育等工作,不断健全慢性病防控管理机制。
据了解,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统称慢性病)已是影响我国居民健康和生命质量的主要疾病,同时也是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的疾病。2010年,国家卫计委就已启动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工作,至去年底,全国已建成国家级示范区200多个。“通过慢性病防控示范区的创建,合理制定慢性病防治规划和方案,形成政府主导、部门协作、动员社会、全面参与的慢性病防控局面。”越城区疾控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
人均期望寿命82.77岁
慢性病成最主要死因
创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的同时,一份《越城区慢性病社区诊断报告》也在近日出炉。
记者从该报告中了解到,2016年,越城区居民平均期望寿命82.77岁(男性81.09岁,女性84.59岁),已经达到发达国家水平。据介绍,人均期望寿命是指已活到一定岁数的人,平均还能再活的年数。在不特别指明岁数的情况下,指0岁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
尽管越城区的防治慢性病已取得一定成效,但根据报告,慢性病如今已成为居民死亡的主要原因,其中循环系统疾病(主要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道疾病是居民的前三位死因。
根据报告,2016年,越城区4类主要慢性病新发病例中,按发病率高低排序,依次为糖尿病、脑卒中、恶性肿瘤和冠心病急性发作。调查显示,成年人日平均摄盐量达到12.4克,明显超过了6克的建议摄入量,平均每天运动量达到6000步以上成年人,比例只有45.84%,同时较低的健康意识和行为,导致人群出现较高的肥胖率(8.04%)和超重率(32.93%)。
“慢性病70%是由于长期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因此,我们要加强慢性病防控工作,构建健康支持环境(如健康主题公园、健康步道),从而提高全民参与慢性病防治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减轻不良生活方式对大家健康的危害。”越城区疾控中心慢性病防治科有关专家表示。(图片由越城区疾控中心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