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水共治”“四边三化”和绿色发展、美丽绍兴建设……眼下成了绍兴市民日常生活中的“热词”,这些在这片热土上的重要实践,正日益改变这座城市的面貌和气质。
“十二五”以来,绍兴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尤其是2015年以来,我市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更是将生态文明建设列为全市一号工程,推动我市生态建设从观念到行动进入崭新阶段。
生态优先 引领发展
历经30多年改革开放,绍兴崛起为长三角经济发达城市的同时,因产业结构等原因,生态环境不堪重负,水质、空气质量明显下降,一度被戏称“钱是多的,水是脏的”。生态环境问题不但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瓶颈,还严重影响绍兴人的生活品质。
如何补齐短板,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可持续健康发展?这是绍兴历届市委市政府必须破解的重大课题。
痛定思痛,一系列变革开始。
从2010年实施新一轮“清水工程”,到2012年部署启动“四边三化”行动,再到2013年10月作出“重构绍兴产业,重建绍兴水城”战略部署,以治水为突破口推进转型升级,一系列战略部署和重要举措,对原先的发展节奏按下“控制键”。
2015年12月25日,市委七届十次全体(扩大)会议召开,报告首次提出“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和“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吹响了建设“生态之城”的集结号。
此后,2016年政府工作报告和“十三五”规划纲要,均明确了“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的指导思想,把“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作为“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
今年2月28日,市第八次党代会报告更是清晰地表明了对这一新发展观的坚定决心——“凡是有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都要坚定不移做,有悖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都要坚定不移改”。在这一战略定位引领下,绍兴“坚决打破拖累发展的坛坛罐罐”,向环境要生产力,要未来。
“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就是做任何事情都要先考虑生态,做到生态优先。这是市委市政府践行‘两山理论’作出的最有力的决策,真正将生态文明建设提升为‘一把手’工程。”市委党校教授杨宏翔说。
制度创新 法治保障
理念要转化为现实,需要强有力的制度支撑。近年来,我市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创新体制机制,摸索出了不少好的经验和做法。
如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生态补偿机制,排污许可证“一证式”改革,以及环境损害赔偿制度,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制度等,推动我市生态建设不断取得新突破。
今年以来,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我市开始在顶层设计层面,对相关体制机制作进一步探索和完善,编制《绍兴市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实施方案(2017~2020)》。
“我们是从今年2月开始起草制定的,目前编制工作已经完成。”市环保局法规处处长齐建明介绍,方案既有一些新的制度设计,也有对既有制度的改革完善,项目总数近30个,内容涉及环境污染治理、城市建设规划、资源节约集约利用、产业结构布局、生态体系构建等跟生态环保相关的各个方面。“通过制度创新和完善,更好地指导我市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为全省乃至全国提供更多绍兴模式和经验。”
齐建明还透露,继去年11月1日颁布施行《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之后,我市另一部聚焦生态建设的地方性法规《会稽山生态保护若干规定》目前已进入立法调研阶段,“会稽山是绍兴的生态屏障,也是越地文明的发源地,但在生态保护上还没有一个基本的制度。现在就是要上升到法律的层面来进行保护。”
美丽绍兴 造福百姓
有了站位、理念和制度,如何抓好落实、推进各项工作同样很关键。美丽绍兴建设,正是我市深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抓手。
2016年,我市专门成立以市委书记、市长任组长,市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分管副市长任副组长的市委市政府美丽绍兴建设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各项工作。同年3月,在全省率先制定《“811”美丽绍兴建设行动方案(2016~2020)》。
“所谓‘811’是指‘十三五’期间,通过绿色发展行动、‘五水共治’行动、大气防治行动、土壤防治行动、节能减排行动等11个专项行动,实现包括绿色经济、环境质量、污染防治、生态保护等在内的8个方面目标,打造美丽绍兴。”市环保局生态处处长冯忠宝说,为有效落实行动方案,市委市政府每年初都会下发任务书和工作要点,明确市级各部门、单位,各区、县(市)及市直开发区的目标任务和考核标准。做到年底统一考核,次年初总结表彰。“可以说,美丽绍兴建设已经成为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主阵地’‘大平台’。”
“另一个重要平台就是国家级、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去年12月,市政府出台《绍兴市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规划》,明确了我市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领域、任务及保障措施。”市环保局副局长、市美丽绍兴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胡剑说,按照计划,我市力争在今年底前通过省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技术评估,2020年通过国家级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验收。
“美丽绍兴建设也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也好,都只是手段,目的就是全面推进我市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提升广大群众对生态环境的获得感、满意度。”胡剑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