骆君燕在分拣垃圾。
“厨余垃圾与其他垃圾一定要分开放,你看,这些玻璃瓶是不能放在厨余垃圾袋中的。”昨天上午,在越城区蕺山街道月池坊小区,垃圾分拣员骆君燕一边将小区居民放错的垃圾重新分类,一边耐心地解释。从今年5月开始,63岁的骆君燕就一直守在小区的分类垃圾桶旁,每天与这些生活垃圾打着交道。
进入夏天后,室外的温度时常超过35℃,打开垃圾袋,便是一股刺鼻的酸臭味。“一开始真是不习惯,尤其是厨余垃圾,腐烂的气味更重。”骆君燕告诉记者,刚开始的半个月,自己即便戴上口罩,都难以忍受垃圾的这股酸臭味,“那时候就是捂着口罩,把分错的垃圾一一挑出来。”骆君燕说。
是什么让她将这份工作坚持下来,甚至不要报酬?据了解,退休前,骆君燕一直在柯桥经商,家境富裕。“先前总是忙于生意,都没时间参加社区的公益活动,现在退休了,有时间了,我就想做些力所能及的好事。”骆君燕告诉记者,刚开始,朋友和家里亲人都不支持自己的决定,认为做个垃圾分拣员是件丢人的事儿,“但是我觉得无所谓,我不求名不求利,只求安心做好事。”面对质疑,骆君燕依旧坚持做着自己的工作,而且一干就是两个多月。
“在垃圾分类这块工作上,骆阿姨确实有着一套自己的方法。”蕺山街道日晖桥社区卫生委员吕清睿告诉记者,骆君燕不仅做好分拣员的工作,还担起了劝导者的身份,利用“人头熟”的优势,一一给小区居民做工作。“她常常一边分拣垃圾,一边向居民解释,垃圾究竟该如何分类,一遍一遍地说,大家就不自觉地记在了脑子里。”吕清睿说,垃圾分拣员的工作可谓又脏又累,很多人都不愿意做,但是骆君燕不仅接了下来,甚至还不计报酬,这确实十分难得。
采访中,骆君燕告诉记者,两个月下来,家人和朋友已经认同自己的工作,也都表示支持。“只要社区有这个需要,我会一直做下去。”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