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有大大小小纺织企业7万余家,其中规上企业近2000家,如何实现产业链协同制造?昨天下午,绍兴大数据培训班上,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晓明抛出答案——绍兴纺织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班上的企业家们纷纷盯牢大屏幕,次第绽放的10朵“智慧云”,令企业家们“脑洞大开”。
数据大爆炸时代,各行各业将发生颠覆性变化。作为全省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唯一试点,绍兴如何借力大数据重塑产业核心竞争力?这个课题严峻而紧迫。
为期两天的培训班上,北京中关村大数据交易产业联盟秘书长张涵诚、百度首席数据科学家沈志勇、阿里云高级专家近南、国家“千人计划”特聘专家张晓明、钱塘大数据副总经理林士俊等专家,结合国际国内大数据发展前沿,立足绍兴,探讨了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的应用与发展,让人深受启发。
“大数据是创新发展的资源。”浙江乐高实业股份有限公司信息主管陈晓宏深有体会地说,前两年,公司启动实施信息化管理,整合利用采购、生产、销售各个环节数据,大幅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提高设计能力。“下阶段得花更大投入做深大数据文章。”
包括陈晓宏在内,一批来自纺织行业的企业负责人、信息主管,对张晓明等专家正在构建的“绍兴纺织工业大数据服务平台”很感兴趣。以“智能装备云”为例,目前柯桥印染企业大规模引进了国外先进设备,引进之后,难题也来了——怎么用好?坏了怎么修?如果将这些设备的信息录入大数据系统,邀请专家集中破解难题,共享解决方案,那么一系列问题都能迎刃而解。
“实际上,传统产业集群正是大数据应用的主战场。”钱塘大数据副总经理林士俊主讲的《产业集群数字化转型的路径》同样引起与会人员共鸣。浙江亿田电器有限公司IT主管王亦祥说,大数据能让生产方式个性化。传统的大规模生产方式下,企业生产什么,用户就购买什么。而在个性化定制生产模式下,用户需要什么,企业就生产什么。要做到这点,关键是捕捉数据、洞察数据、挖掘数据。
以嵊州厨具产业为例,大数据颠覆了厨具行业生产模式,以消费者数据为基础的消费者喜好和需求,倒逼企业对产品的设计、研发、生产、营销等诸多供给侧环节进行改进、优化。这也促成了近年来嵊州厨具产业的持续高速发展。
据介绍,近年来,我市大力发展大数据产业,去年,全市两化融合发展指数达78.48,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五位,其中工业应用指数达到全省第二位。“但对标第一梯队,绍兴仍有差距。”市产业互联网促进会有关负责人认为,推动大数据在传统产业领域更大范围、更深层次应用,实现更有效率、更加精准的资源配置,将加速产业升级、结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