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市水城办的统计显示,迎恩门断面水质已改善为Ⅳ类水,达到销号标准,一改长期以来的劣Ⅴ类水状态。
迎恩门是绍兴古城内河的主要出水口,要消灭古城区劣V类水,就要盯住迎恩门的水质;迎恩门断面水质的好坏,同样需要城区剿劣的协同。
要让迎恩门断面水质告别劣Ⅴ类水,从一开始就是一场综合治理的协同之战。
紧盯迎恩门,发起大会战
对迎恩门断面水质的监测显示,长期是劣Ⅴ类水,属于省里挂号的市控断面。不过,今年3~5月份连续监测了两次,显示水质稳定在Ⅳ类以上。绍兴古城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指挥部有关人士说,迎恩门水质不稳定有着复杂的原因。古城内河的水,从曹娥江引入环城河,然后通过3个泵站进入内河,最后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全部汇集到迎恩门排出。
迎恩门水质提升,涉及到整个古城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水质要达标,就需要系统治水。”指挥部有关人士说,系统治水就是要谋全局而定。以劣Ⅴ类水剿灭战为契机,市委市政府决定,从今年3月份起,在古城及周边区域开展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大会战。
为彻底打赢大会战,指挥部紧盯迎恩门,通过“截、治、拆、改、修、管”六大举措不断提升内河水质。以古城生态环境根本性改善为目标,坚持标本兼治,精准发力,推进“生产生活方式转型升级、管理运作方式转型升级、市民整体素质转型升级”。
牵一发动全身,水质大变样
要治好迎恩门的水,就要截断整个古城内河的污染源。
昨天下午,指挥部工作人员正在对“六小行业”问题进行销号。截至目前,越城区已完成1130家“六小行业”整治销号,销号率达90%以上。推进“六小行业”整治的同时,出租房清理整治、违法建筑大整治行动等也在相继推进,从源头上根除污水直排。
截污纳管是治水的核心内容。大会战伊始,就对古城内住宅区、平房区(历史街区)、商贸区等截污纳管情况进行系统性、地毯式排查,全面摸清现状,计划投入3.2亿元快速推进实施截污纳管改造工程。经过摸排,排定75个截污纳管改造项目和5条市政道路污水管网铺设工程。截至6月底,共有68个改造项目和全部5条市政道路工程进场施工,其余也在争取近日进场。
生态治理、引水活水等诸多工程也在相继推进。在中国黄酒博物馆附近的河上,停泊着一艘乌篷船,船内装有一个“在线微生物工厂”。这是为提升水质,根据下大路河及西小路河的地理条件、河道与河岸特点而设置的,目前已完成第一阶段工作。在墨池、孟家池、那摩江池塘、乐苑新村荷花池等水体生态修复治理中,纳米曝氧、植物净化等新技术正在应用中。
引水活水,是一个探索性举措。加大内河引水流量,南门等3个泵站实行24小时翻水,推进泵站扩容,改造东郭泵站,曹娥江增量引水工程也试验性启动。“正式启动增量引水工程后,引水量将增加到15立方米/秒,比原来增加50%的量。”指挥部有关人士介绍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