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嵊州泥塑的一个分支,佛塑造像技艺起源于东晋时期。南朝时,佛寺在剡溪两岸兴起,与之相配套的佛塑造像技艺得以迅猛发展。这些佛塑神像均出自嵊地民间艺人之手,其独特、精湛的泥塑手艺,代代相传又代代发展,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是嵊州保留最古老、最具民俗特色的泥塑类手工技艺。
嵊州市甘霖镇官珏村陈氏家族五代单传从事佛塑造像技艺,其第四代传人陈孟达,凭一手绝技,不仅成为嵊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亦在国内佛塑造像技艺领域享有盛名。
陈孟达在创作。
“吃土谢土”,佛像泥塑兴起
官珏村,是嵊州市甘霖镇上一个古朴而静谧的小村庄。
初夏的一个早晨,记者一行来到官珏村,寻找佛塑造像技艺的嵊州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陈孟达。不料此时他家中无人而门不闭户,记者正在踌躇是否进屋,随后院外传来陈孟达的招呼声。
“您外出不锁家门啊?”进门望见陈设了不少作品的堂屋,记者问他。皮肤黝黑、面相和善的陈孟达朗声回答:“我们村里的人都不关门的,我就是去嵊州城里也不用关家门。”
这个民风淳朴的小村,曾走出过不少佛塑造像艺人,“那时我们被称为佛匠师傅,只是靠手艺谋生的匠人而已,现在被称为艺人了。”陈孟达说,如今镇里像自己这样从事佛塑造像工作的人只有3位了。
采访中,记者获知,佛塑造像这门技艺与嵊州有着深厚的渊源。东晋时期,剡溪江畔隐居着有“雕圣”之称的戴逵。他精于雕塑技艺,尤善于佛像的塑造。他与儿子戴颙一起为山阴灵宝寺创作了一丈六尺高的无量寿佛及旁侍的两尊木雕菩萨像,首创了与印度风格迥异的民族化佛像,史学家范文澜因此认为“戴逵和王羲之分别在雕塑和书法上,完成了革旧布新的伟大事业。”戴逵也因此被称为嵊州泥塑、佛塑造像和雕刻工艺的祖师爷。
陈孟达说,据祖辈口述,嵊州的佛像泥塑兴于梁武帝时期(公元464年-549年)。梁武帝郊外巡游,看到农民在田中央堆上泥土膜拜,便问他们在做什么。农民回答说是在“吃土谢土”,意思是粮食收获后,感谢土地的馈赠和风调雨顺。“把泥土塑成人像岂不更好?”在梁武帝的提倡下,佛像泥塑迅速发展起来。
历经千年,佛塑造像技艺代代传承和发展。新中国成立后,嵊州的泥塑师傅,常年分布在全市各个寺庙劳作,而且大江南北众多寺、庙、庵堂里的大大小小佛像,都出自嵊州艺人之手,为佛塑造像艺术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但在“文革”中佛塑造像这一手艺一度中断。
“我爷爷擅长造观音像,作品基本都毁于文革期间。现在,我手中还有一尊他的作品。我父亲盛年之时正好经历文革,虽然各种塑像都能做,但没有自己特别的喜好;我比较喜欢创作罗汉、力士、金刚等面部威严的佛家塑像。”陈孟达拿出爷爷塑的一尊观音像给记者看,虽然掉了彩,但仍能看出观音面相柔和慈祥、圆润饱满。
四代单传,修习泥塑技艺
嵊州市甘霖镇文化站的金才汉介绍,甘霖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境内小黄山遗址是曹娥江流域发现年代最早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夹砂红衣陶器群,用于加工食物的石磨盘、磨石和储藏坑是小黄山遗存最主要最鲜明的文化特征。该镇有市级以上文保单位(点)25个、佛教寺庙80座,久远的历史文化遗迹和众多寺庙,为佛塑造像技艺的传承与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嵊州佛塑纯粹是泥艺术,手工制作泥塑,泥人从线描到上色,从大形到成品,整个泥塑过程皆为手工制作。每个泥塑皆独一无二,一线一面,憨厚慈祥,庄重质朴,同时体现民间艺术家们的坚韧、智慧和创造力。”金才汉说,泥塑佛像及木雕佛像是陈家的拿手绝活,到陈孟达已是四代单传,如今陈孟达24岁的儿子陈翰聘也在学习佛塑造像技艺。
出生于1969年的陈孟达,自小便看着父亲陈道恒从事泥塑劳作。“小时候,我的玩具几乎都是父亲用泥巴做出来的。”陈孟达说,那时,父亲随手拿起一把黄泥,捏几下,放进烧红的稻草灰里烘一烘,就是一个能吹响的口哨,还能做出惟妙惟肖的青蛙、小鸟等造型。村里的孩子们都爱不释手。从那时起,他也开始学习泥塑小手工,做好了小玩具,还悄悄拿去上彩,引得同村孩子天天跟在他的身后。
“16岁开始,我就和父亲外出接活儿了。记得第一次是去天台地藏寺,我负责和泥,父亲造像。”陈孟达对记者说。
陈孟达先后与父亲合作雕塑了新昌县大佛寺的弥勒像、四大金刚、观音海岛及十八罗汉,以及杭州净慈寺的哼哈二将、甘肃山丹县大佛寺五百罗汉等。
2008年,陈孟达又负责雕塑了湖南长沙洗心寺的哼哈二将、观音海岛、四大金刚。江西靖安县宝峰寺是马祖道场发源地,唐代高僧、佛教禅宗马祖道一在此圆寂,其舍利子就珍藏在寺后马祖塔亭。该寺的三世佛、五百罗汉、四大天王、哼哈二将皆出自陈家之手。
陈孟达塑造力士像。
佛塑造像,开创一片天地
在长期的实践中,陈孟达逐渐掌握了陈氏佛艺的精髓,并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他说,嵊州泥塑样貌大多取材于戏曲人物,兼有古典名著、历史人物和民间传统题材。鲁莽憨直的李逵,情意绵绵的白娘子,恢谐传神的乔太守,双目喷火的太阳神……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人物都在艺人们的手下一一再现。近年来,艺人们把视线瞄向近现代人物,创作了秋瑾、拉二胡的阿炳、补鞋匠、文化名人、陕北老农、少数民族人物及世界首脑人物等作品系列,为泥塑艺术开创了一个广阔的天地。
“我们行内也有句话,叫相由心生,每一尊像都是内心的表达。为什么同样是塑造菩萨雕像,有的人的作品看上去就会让人内心宁静,有的人的作品看上去就总觉得哪儿不对劲儿?这除了手艺之外,就是看个人的内在修行了。”陈孟达说,虽然大家都说他长得慈眉善目,可自己心里喜欢创作金刚、力士、罗汉等体现威严、力度、气势的塑像。
陈孟达介绍,嵊州佛塑造像艺术优美风趣,有较强的地方性群众基础,蕴藏着极其丰富的内容,因而有很强的生命力,仅仅是佛塑就有30~50个品种。
佛塑造像技艺包括泥塑、上彩、贴金三大流程。泥塑流程包括钉木架、上大泥、上中泥、上细泥、修光、配件配备等环节。上彩流程包括补修、打沙皮、上白底、打磨、上浅色、上深色、描金。装金(佛像贴金)包括补修、打沙皮、刮脂粉、上漆、打磨、上贴金胶水、贴金、画五官等环节。
彩绘在整个泥塑工艺中占有较高的比重,因而有“三分塑七分彩”的说法。佛塑注重配色,红要红得鲜,绿要绿得娇,白要白得净,才能使人看了爽朗愉快。在传统审美中,红配绿会让人有土的感觉,但在佛塑上却有“红搭绿,一块玉”之说,指红色与绿色相间使用会取得悦目的效果。另外,还有“红搭紫、一堆死”等着色诀巧,这都需要艺人自身的学习与领悟。
一揉一捏,沉静方得禅意
佛塑艺术品是一笔宝贵而丰富的文化旅游资源,这几年来,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相关人员在佛塑艺术的传承与保护、发展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面临着后继乏人的困境。老艺人年事已高,除了名望大的艺人外,普通的艺人经常接不到活,从艺信心锐减,有些人甚至干脆砸家伙不干了。
“我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全国各地跑,结识了不少内业人士。大家相互交流,也发现在传承上有些难。”陈孟达如今的公司开在江苏苏州,常有艺术院校的学生登门学艺。“那些孩子有良好的理论基础,但静不下心来,往往是在我那里学一段时间就放弃了,因为受不了那个寂寞。”陈孟达说,学习周期长,学会容易学精难,很少有年轻人吃得了这份苦,耐得住寂寞。头三年,能掌握基本要领就不错了,有的学了十来年,也未必能独立塑像。
佛塑造像是一项清苦的技艺。“在甘肃张掖市山丹县大佛寺创作五百罗汉时,来自全国的10位佛像塑造师,工作了整整6个月。这6个月的时间,我们除了吃饭和睡觉,几乎都是在工作,一天工作十五六个小时是‘家常便饭’。由于从江南水乡到了大西北,吃住都极为不适应,但十人同行,没有一个人叫苦,都沉浸在自己的创作之中,看着同行的作品,比较自身与他们的差距,从未觉得时间漫长。而现在的年轻人,很少有人再吃这样的苦了。”陈孟达说,由于行业的原因,走南闯北,与各色人交际,要抱有平常淡泊之心并不容易,这也是一种修行。
“一辈子都是这样跟佛像打交道,自然而然就会心境平和,不嗔不怒。”陈孟达说,有时候,雕塑佛像的漫长过程就是在远离尘世的寺院里进行着一场磨砺身心的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