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金领了没?这个月的残疾人补贴有多少?在诸暨市店口镇,民政干部只需打开手机软件,输入对方的身份证号,就能查到所有信息。
经过多年的筹备和研发,店口镇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近日上线。该系统采集和录入了低保户、困难户、残疾人、医保、大病救助、企退人员等20余类数据,覆盖全镇6.6万常住人口。这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大大减轻了常住人口管理压力,使机关干部有更多的时间下村和社区为民办实事。
软件在手随时查询
6月5日上午8点多,店口镇行政服务中心公共服务科科长何水祥与往常一样下村走访慰问贫困户,来到了店口社区的民政保障对象陈某家里。这位24岁的小伙子被鉴定为肢体残疾三级,曾在诸暨特殊教育学校上过学。
见到何水祥,躺在床上的陈某直起身子打招呼。他不知道自己的保障金何时发下来,看到何水祥来了,正好问一问。“别急,先躺好,我立马给你查。”何水祥掏出手机,打开店口镇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软件,在主页面输入陈某的身份证号码后,所有信息随即显示,其享有的低保户月保障资金、困难残疾人补贴、重度残疾人补贴金额更是一目了然。何水祥耐心地为陈某一一解答。
“这样的服务真让我们感到温暖!以前若想查询保障金发放情况,得先去公共服务窗口填一份表格。等工作人员查阅后打印,再跑到镇行政服务中心去取。”陈某的父亲说,这对正常人来说没什么,但像儿子这样的情况,就有点麻烦了。儿子需要照顾,离不开人,他只能托邻里乡亲把表格带回村里。来来回回,一周就过去了。
现在,这种尴尬在店口镇不会再出现了。保障对象每个月的资金到账情况等,民政干部可以随时查询,并实时作答。
多年设想成为现实
“我是在2008年开始萌发这个念头的,心想如果下村走访的时候能用手机查询资料,就可以立刻为老百姓解答问题了。”何水祥指着办公桌上厚厚的一大摞表簿账册档案告诉记者。
尤其是一些民政保障人员,有的常年卧床,有的行动不便,还常常会记错保障资金的发放时间和频次,时不时地来问。以前一旦碰到这种情况,工作人员得一页页翻阅资料查询,起码需要半个多小时,特别耗费时间和人力。
不过,当时由于互联网技术不够成熟,何水祥的设想没有实现。到了2016年,手机移动终端技术日益发展,何水祥的想法得到了镇主职领导、店口镇派出所的大力支持。去年10月,何水祥就着手开发设计。他根据民政保障的10多类人员的数据收集需求,设置了技术开发需要的文本框架,数据采集范围从基本的个人姓名、性别、出生年月、身份证信息到住房情况、户籍人口、各类证件的证件号、专项资金的发放日期等,涉及方方面面。
“有了这套系统,办事效率和精准度都得到了大幅提升。不仅如此,我们对民政保障人员的服务质量也更进了一步。”何水祥说,今年3月,他们就尝试着只拿手机和印章上门为残疾人办理残疾证的年审年检工作。凡是办理过程中有疑问的,用手机随时一查就可知晓。这样的举措,为行动不便的残疾人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应用范围有待拓展
店口镇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上线后,受到各方一致好评。不过,何水祥也表示,这个人口管理软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应用范围也有待拓展。
“店口镇目前有外来人口7万多人,人数超过了本地人口。”何水祥说,由于外来人口规模过大,管理任务相当艰巨。工作人员常常会陷入信息繁琐、登记不易的困境。如果这个常住人口信息管理系统应用到外来人口管理中,与公安部门实现信息共享,就能有效解决外来人口在网上登记、管理和服务等方面的诸多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