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张帆 设计 张源)日前,浙江省发改委、省交通运输厅、省海港委联合下发2017年全省交通建设投资计划,通过对交通领域的大力投资,推进实施万亿综合交通工程和补齐短板行动,促进浙江交通运输能力进一步提升。根据计划,2017年浙江将确保完成1868亿年度投资计划,力争达到2000亿元。
其中,铁路与城市轨道(含站场枢纽)建设投资640亿元。铁路225亿元,省级资本金91亿元(省本级40亿元,地方51亿元)。市域市郊铁路160亿元;城市轨道交通255亿元。公路民用机场建设投资1056亿元。公路建设投资1022亿元(公路路网982亿元,公路站场40亿元)。民用机场建设投资34亿元。另外,2017年度水运建设投资144亿元,能源管道建设投资28亿元。
记者从省发改委获悉,这是浙江首次出台综合交通年度投资计划,此前,这些具体的年度投资计划都是由发改委、交通厅等部门根据分管的职能范围分别下达的,比如铁路投资计划以前由发改委下达,而公路、水运则是交通厅,而海港委则管沿海港口,能源管道则是能源局。
此次相关职能部门联手下达,表明交通作为浙江拉高标杆要补齐的重要短板之一,浙江不仅欲汇聚巨资两千亿元作大投入,而且在项目计划安排及实施中,开始以构建综合交通体系的视角谋划方案,不再分而治之。
据了解,列入今年投资计划的交通项目都是此前编制浙江交通十三五规划中要实施的万亿综合交通工程项目,这个2000亿元的投资计划不过是根据具体项目的筹备推进情况,下达的具体年度投资进度计划。
按照浙江综合交通的十三五规划,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将是投资的主战场,投资占比超过一半。但从此次公布的2017年投资计划看,公路依然还是主力,占了一半以上。出现这一情况的原因,相关人士解释是,铁路是十三五浙江交通投资的重点,但目前计划刚开始实行,大部分项目尚在前期准备中,尚未开始形成大规模的有效投入。而公路建设此前一直是浙江交通建设的主战场,项目多、投资大。但按照计划,整个十三五规划期间,铁路及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会超越公路,成为浙江补齐交通短板的主力军,这意味着未来,浙江人的出行也会越来越依靠火车,无论是日常上下班的地铁、城轨,还是出行、出游的高铁、动车,今后将更大步地进入浙江人的日常生活。
另一大特点的投资来源的多元化,市场化。一看到力争达到2000亿元投入的表述,很多人惊异政府能拿出这么多钱吗?或者说,觉得哪来这么多钱投交通?是纳税人的钱吗?其实,2000亿元只是个投资计划,真正由政府财政出的纳税人的钱是十分有限的,浙江的交通建设在上世纪90年代就已经逐步市场化,修桥铺路用得大部分是项目投资企业的钱、市场的钱。政府财政资金在其中只是起到引导的作用。
拿政府资金相对投入较多的铁路来说,今年铁路投资225亿元,透露的投资计划注明省级资本金91亿元(省本级40亿元,地方51亿元)。也就是说,其中省市县政府出的资本金不过40%,其中省本级40亿元不到18%。而即使是这40亿元,按照分工和省政府赋予的职能,这笔钱也是由省交通投资集团公司筹措。而作为企业,省交投筹资的来源,自然可以更加市场化。此外,今年铁路投资计划中列入的杭绍台、杭温铁路,更是由民企牵头的ppp项目,用得的就是市场资金。难怪三部门在下达投资计划时特意要求各地各部门要积极推进投融资体制创新,鼓励铁路、轨道交通、收费项目公路开展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和沿线土地综合开发。
值得一提的是,管道此次也作为交通项目首次编入综合交通投资计划,虽然只有28亿元不到的资金投入,在2000亿元的大计划中占比不过1个多点,但这表明管道运输作为综合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已引起了浙江的高度重视。此前,浙江的管道建设主要是能源管道方面,分散在省天然气公司、中石化等企业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