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网讯 正当有些地方为防止居民沿河洗涤,而将设在河边的洗衣台拆除之时,柯桥区钱清镇岭湖村却在河边建起了洗衣房,供沿河居民日常洗涤。昨天,记者在位于岭湖村的门前江边看到,3个20多平方米的洗衣房已初具模样。只要适当装修,再搬入洗衣机和接入水电管线,这些洗衣房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岭湖村为什么会在河边建洗衣房呢?据村党支部书记李国潮介绍,岭湖村的门前江是村里唯一河道,附近住着450多户人家。因为家中洗涤设施不全,不少住户都习惯跑到河边去洗衣服、洗床单,这成为河道最主要的污染源。经过前期治理,门前江的水质已经由Ⅴ类水变为III类水,如果不制止沿河洗涤,水质肯定会反弹。“村民沿河洗涤的习惯根深蒂固,强行禁止肯定实施不下去,但放任洗涤肯定也不行。这种背景下,镇政府与村干部研究,决定沿河建洗衣房。”李国潮说,为了保证污水不流入河道,洗衣房的排污口接入附近的地下污水管网,进行纳管处理。在现场记者注意到,洗衣房很时尚很宽敞,上半部是玻璃,下半部是砖墙,视野开阔也不担心风雨。
事实上,钱清的不少村,在治水中都在避免走“一刀切”的路子。
在九岩村,一条长1.8公里的村内河被种上了水生植物来净化水质。为了丰富河道的生态系统,培育河道的自净能力,该村在河里投放了4000多斤鱼苗。由于担心有人捞鱼苗,村里将投放鱼苗叫做“放生”,河边好几处都标注了“放生池”。这一招很灵:从那以后,再也没有人到河里来捕鱼。
相隔不远的遗风村则表现出另一种治水智慧。这里,150多户村民的房屋建在寺前江边,房屋墙壁与河坎齐平,生活污水很难纳管。以往村民的厕所污水、厨房废水都直排河道,为此村里想了个办法,在临河的河坎接一根管道,将临河住户的污水接入管道,输送到污水管网中。村党支部书记漏剑表说,“挂壁式管道”解决了临河村民的截污纳管难题,村民乱排现象减少,河道水质很快从Ⅴ类提高到Ⅲ类。
“治水的目的是要治好水,而高明的治水方法往往来自民间。”钱清镇党委书记朱建刚告诉记者,镇政府多次召开“诸葛亮会”广泛征集金点子。虽然到3月底,钱清37个劣Ⅴ类水断面治理已全部完成,但为了防止水质反弹,依然大力度实施“清淤、活水、截污、堵点、治口、拆违、减量、植藻”八大专项行动,务求劣Ⅴ类水剿灭战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