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浙西南的美丽小城景宁,是我的家乡。景宁所在的浙西南地区,是浙江省乃至整个华东地区的后花园,是浙江的绿谷、“绿肺”。
初来乍到的游客,对这里最深刻的印象,恐怕就是蓝蓝的天,碧绿的水。有资料显示,全景宁森林覆盖率超过80%,95%的地表水水质达到国家Ⅱ类以上,生态环境质量评价连续多年位列全国第五。“华东第一峡”炉西峡,就在我的家乡。
这几年,家乡变化很大,几乎一年一个样。以前,陡峭的山路,不知道有多少个弯,小县城的居民进出要跨越一系列艰难险阻,这成了和外界交流的巨大障碍。但随着一系列绿色发展的惠民富民政策落地,极大改善了山区县的交通基础设施。特别是2013年高速公路的通车,让居民出城和游客来访告别了弯多险多的山路。县城纳入浙江4小时交通圈,畏途变成了坦途。从杭州喝完早茶,还能赶上景宁的中饭,顺便洗心洗肺。
县城也走上了大建设、大发展的快车道。通过削山填凹等举措,建成区面积从2011年的3.02平方公里扩大到现在的4.9平方公里,短短几年内建设了一个新县城,还被列为全省首批小城市培育试点。
守住绿水青山,就一定能收获金山银山。这些年,县里依托山水资源,引进和建设了凤凰古镇、游艇俱乐部等诸多全新旅游项目,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我从在旅游部门工作的同学那里拿来了“成绩单”:从2010年到2015年,全县游客接待总人数由175万人次增长到691.95万人次,增长了3.9倍;旅游总收入从7.3亿元增加到30.65亿元,增长了4.1倍。刚刚过去的2016年,全县旅游总收入42.23亿元,同比增长37.78%。
这当中,2015年开通的“畲乡绿道”就很惊艳。这虽然是一个小工程,却也是畲乡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这条绿道的起点位于县城西北角的入城口溪口,终点位于大均“畲乡之窗”4A级景区。
绿道很常见,但这条绿道绝不普通,首先她很长,足足有13公里,边骑边玩,一个上午都不够。其次她很美。大年初一这天,趁着大好天气,我约上一家子人来到这里体验。整条绿道依山而建,顺水而行,完美地融入自然风貌。沿途还有众多匠心独具的休憩点,人在道上走,如在画中游。骑累了,还可以到路边的农家乐吃顿饭。绿道吸引的远不只是周边居民,不少沪杭等地游客也慕名而来。景区的敞篷自行车,要排队等候许久才能租上。
随着居住、生活、创业等各方面条件的改善,这个以前因为库区移民等多种因素人口呈净流出状态的县域,现在也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回流。其中就有不少人依托互联网平台,把家乡的茶叶、香菇、木耳等特色农产品销售到全世界。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句话早已老少皆知、深入人心。其最生动的实践,就在我的家乡铺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