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中心 您的位置: 绍兴网 >> 专题 >> 新春走基层 温暖中国 >> 模范好事迹
婉拒跨国药企,潜心研究本土“良药”
2017年01月11日 10:39:47
来源:绍兴网-绍兴晚报

 ■人物名片

  

   朱金林,41岁,高级工程师、高级技师。曾获新昌县十大杰出青年、绍兴市劳动模范、浙江省优秀技能大师工作室等荣誉称号,被评为“绍兴市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2015年4月起任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2016年4月作为名师参加绍兴市首批“名师带高徒”活动;同年11月,与绍兴中等专业学校申报中职大师工作室,担任工作室大师

  15年前,他放弃华东师范大学留校机会,从上海来到新昌,当一名药品检验员。15年来,国际药企巨头向他伸出橄榄枝,他不为所动。今天,他带领的省技能大师工作室,光高级技师就培养了27名。在一个平凡岗位书写不一样的人生,他就是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质量总监朱金林。

  做别人做不到的事

  一款替代输液的口服药太捷信胶囊,上市两个多月,已成为全国各大医院的“紧俏货”。这是浙江医药于去年10月下旬推出的1.1类新药,用于社区性肺炎,该药填补国内空白。“前后花了10年,朱金林是新药上市的项目经理,在确保质量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浙江医药董事长李春波说。

  “他总是做别人做不到的事,做从无到有的事。”朱金林的师傅,浙江医药退休员工、高级技师俞蒙说起爱徒,眼里满是自豪。

  进厂之初,朱金林的实干与才华给俞蒙留下了深刻印象。彼时,浙江医药与世界三大药企之一瑞士诺华合作攻关本芴醇(世卫组织抗疟疾药品的主要原料)项目。当时公司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始终分离不出杂质。合作期限快到了,拿不出“成绩”,“诺华”将中止合作。紧急关头,俞蒙想到了新来的研究生,“小朱,你来试试。”

  这一试,开发了一座“宝藏”。朱金林把自己“关”进实验室,一边反复实验,一边查阅国内外资料,夜以继日,摸索了20多天,终于找到突破口,成功分离杂质,而且比“诺华”更精准。朱金林因此获得到“诺华”瑞士总部实验室培训10天的机会。

  这一去,俞蒙担心的事果然发生了:“诺华”方面欲高薪留下朱金林。“浙江医药更需要我。”朱金林婉言谢绝了。得知这个消息,俞蒙感动得泪水夺眶而出。

  “他是跨国药企争相‘捕猎’的‘实力型人才’。”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坦言,但这些并没有让朱金林动心。

  努力做最好的药

  “来新昌是缘分,留下来是因为这里真的很好。”说起婉拒跨国药企高薪聘请的事,朱金林一脸坦然。

  2001年,朱金林拿到华东师范大学分析化学理学硕士文凭,同时获得留校机会。“参加学校招聘会时,就带了一份简历。”朱金林说,快散场时,他看到浙江医药的小展台前坐着一个憨厚的老同志,就凑上去聊天。

  一聊专业挺对口,但这位老同志却劝他,“我们是小地方,不像大上海,不适合你。要不你先去实地看看?”这一劝反倒让朱金林动了心,他把唯一一份简历投给了浙江医药。几天后,他来到新昌,浙江医药专门派了个人陪他参观企业,带他去大佛寺玩,还给他买好了回程车票……回到上海,朱金林前思后想,作了决定:不留校,去浙江医药。

  “没有大上海的繁华,却有大上海没有的安静。”朱金林全身心沉浸在实验室,老师傅手把手教他操作设备,毫无保留地传授实践经验,让他“学有所获”。虽然是一个普通岗位,但公司一次次让他挑重担,攻关国际合作项目,让他“学有所用”,收获满满的“成就感”。

  这些年,朱金林不仅参与中国药典标准起草工作,还参与欧洲药典、美国药典中多个品种标准修订。在他的主持下,浙江医药数十次通过国内外GMP认证。

  朱金林说,他与浙江医药共同的理想是,为全人类做最好的药。

  “基于一个共同理想,与企业共生发展,这是让人不断迸发热情的事。”昨天,已过不惑之年的朱金林认真而不失幽默地对记者说,和浙江医药一起走过15年,感觉还像“热恋”。


作者:

首席记者 何超群 文/摄

 编辑:雷彦平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包括绍兴日报、绍兴晚报)”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