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发展、生活改善,对碧水蓝天的渴望成了民众的迫切需求,坚持以生态文明建设为统领逐渐成为上下一致的共识。“建设生态绍兴、共享品质生活”,2016年,我们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治气护水,越来越多的蓝天白云亮相微信朋友圈,越来越多的碧波清流展现在我们眼前。当前生态环境持续向好,我们的幸福感也因此提升。
停产整治印染企业105家、化工企业102家;
完成河湖库塘清污(淤)1929万方,占年度计划的129%;
省控以上断面全面消灭Ⅴ类水;
市控以上断面八成水质为Ⅰ-Ⅲ类;
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1.1%(目标值75%);
PM2.5浓度比去年同期下降17.0%;
环境违法案办案数量和罚没总额均列全省第一位。
水气立法
开启绿色发展新时代
11月1日,我市具有地方立法权后出台的首批实体性地方法规——《绍兴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和《绍兴市水资源保护条例》,正式施行了。
“足见一座城市践行绿色发展的坚定信念。”绍兴立法专家顾问、省社科院法学所博士唐明良表示,两部《条例》同时施行,对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可持续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条例》颁布后,作为《条例》的起草和主要贯彻执行部门,市水利局和市环保局均成立了宣讲工作小组,先后分赴各区、县(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宣讲活动。
清污为要
清淤总量全省领先
污泥不除,浊水难清。早春的绍兴,清淤1500万立方米大会战打响发令枪。而到11月底,全市已完成河湖库塘清污(淤)1929万立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29%,完成量居全省第二。
同时,推行减量化处置、无害化处理、资源化利用,全市建成6个淤泥固化处置技术中心,年处置能力达到500万立方米。全面开展工业园区、污染企业、污水厂排水口等区域周边河道淤泥成分检测,共设立监测点583个,对有毒有害污泥统一布设固结点,固结后分类通过安全填埋、焚烧等方式处理。
水质为王
八成断面水质为Ⅲ类以上
治水成效如何,水质最能说明问题。我市坚持“水质为王”,明确“灭Ⅴ减Ⅳ增Ⅲ”目标,精准实施“一点一策”治理方案;出台《绍兴市水质考核制度》,设立2亿元专项考核基金,推动曹娥江流域、绍虞平原区域化、流域化协同治理;加强对饮用水源地、水质断面的监测管理,确保断面水质逐月好转。今年1~11月,8个“水十条”考核断面全部达标,24个省控以上断面全面消灭Ⅴ类水,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保持优秀。全市70个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质断面56个,占80%,同比提高21.5个百分点;功能区水质达标率80%,同比提高20个百分点。曹娥江、浦阳江两大流域干流水质全线达到Ⅲ类水以上。
损害赔偿
谁污染环境谁就要埋单
“企业污染、群众受害、政府埋单”一直是个困局。今年初,浙江省指定绍兴市开展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并将此项试点列为2016年浙江省重点突破改革项目之一,以唤醒全社会对“资源有限、环境有价”的认识和重视。
对此,我市成立了领导小组,印发了《绍兴市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方案》,绍兴市中级人民法院成立全省第一个环境资源审判庭,我市逐步建立完善了环境损害鉴定评估、赔偿磋商、司法衔接、资金使用管理和生态修复等制度体系。绍兴这一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弥补了法律、规章的缺失。
退污为先
百余家印染企业停产整治
在2015年全面完成671家印染、化工、造纸、制革企业整治提升任务的基础上,今年我市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势推进印染、化工行业整治,全市累计停产整治印染企业105家、化工企业102家;累计整治提升“低小散”企业(作坊)2661家。
这种“刮骨疗毒”式的行业整治,让绍兴的印染产业废水排放量下降12.4%。“这对绍兴水质改善,是一个极大的贡献。”市经信委负责人说。
同时,我市组织开展工业园区污染专项整治行动,深入推进畜禽养殖污染治理工作,全市累计清养关停各类畜禽养殖场(户)6000余家,保留的779家规模生猪场通过农业、环保联合验收,畜禽排泄物综合利用率达到98.9%。
防治雾霾
向节能减排要清新空气
来自环保部门的监测,今年1至11月,我市国控三站点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4.66,位于全省第8位,同比下降14.3%;AQI优良天数比例为81.1%(目标值75%),位于全省第8位,同比上升4.2个百分点;PM2.5浓度为44微克/立方米(目标值54微克/立方米),位于全省第8位,同比下降17.0%。空气质量比去年同期有较为明显的改善,与周边杭嘉湖相比整体也更好一些。
这来之不易的成绩,与有关各方的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分不开。今年,相关部门自加压力,将淘汰燃煤锅炉的目标数从原定的500台提高到900台;热电厂超低排放改造也于今年启动,今年要完成13家热电企业54台锅炉的改造;至7月底,我市就已全面完成省政府核定的黄标车淘汰任务。
截污为重
告别污水横流
城镇截污纳管建设三年行动、雨污串管整治两年行动、集镇村生活污水截污纳管两年行动计划有序推进。今年全市新增城镇污水配套管网246公里,占年度任务的123%;雨污分流改造管网170公里,占年度任务的425%;全市79个镇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全覆盖。
今年我市还深入推进了入河排污(水)口标识专项行动,全市共摸排出入河排污(水)口36216个,全部完成标识工作。9月27日,全省入河排污(水)口标识工作现场推进会在先行试点的柯桥区召开,全国水污染防治部际协调小组办公室专门以简报形式向全国推广“柯桥经验”。
“一证式”改革
企业排污一张证管到底
我市是全省3个排污许可证“一证式”管理工作的试点地区之一,也是全省唯一的全领域、全行业改革试点的地市。依托“一证式”改革,我市对环保监管领域的八大政策进行全面整合,优化和重构许可证管理的全周期流程,减少环评审批事项,下放环评审批权限,简化审批流程,缩短审批时间,完善环境准入制度。排污许可证信息管理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已完成了800多家重点企业信息收集、录入和认证。这一改革试点为我国污染物排放管理工作创造了经验,国务院办公厅11月印发的《控制污染物排放许可制实施方案》中,就有不少“绍兴方案”的影子。
最严执法
查处环境违法案总量全省第一
我市以打造环境执法最严城市为目标,坚持“五个一律”原则,整合执法力量,强化联动机制,严格执法标准,强势推进执法行动。1~11月,全市查处环境违法案件1400多起,罚没款总额8206万元,办案数量和罚没总额均列全省第一位。
同时,着力构建覆盖全市的环境监测体系,新建了22个水质自动监测站和64个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设置了1000余个水质监测点位,监测数据定期发布,并纳入基层党委、政府的考核内容,织起严密的监测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