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园
深秋,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市记协组织我市新闻媒体记者前往长征出发地瑞金、于都。烈士鲜血浸染过的地方,如今碧水青山,满目妖娆。
红旗猎猎,战马嘶鸣,军号声声。82年前那个震惊世界的壮举,犹在眼前。
从“共和国摇篮”瑞金,到长征集结出发地于都,一路走来,听着令人潸然泪下的红军故事,看着赣南老区的沧桑巨变,心中思绪万千,我们感佩于红军不怕远征难的坚定信念,感佩于这里人民的忠贞大义。
一位同行的记者这样说道:“一路采访,一路追思。感动的故事会传递下去,信仰之火更会传递下去。”
我们坚信,带着火种上路,永远不会迷失方向;守着初心前行,改革必成,强军可期!
媒体记者接受红色教育
天苍苍,雨潇潇,山隐隐,水迢迢。
深秋时节,驱车在前往瑞金的公路上,窗外时而掠过稀疏的木楼,时而闪现成片的寨子,它们在迷蒙的水气雾霭中显得有些肃穆。
建县于南唐的瑞金,因“掘地得金,金为瑞”而得名。地处赣闽边际,东揽八百里巍巍武夷,西扼三千里滔滔赣江,素为赣闽粤三省通衢。
顺着瑞金城东行,红土地上,淡黄色的叶坪革命旧址群掩映于苍翠之中。一座客家祠堂式建筑映入眼帘,这就是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古朴民居,百年古樟,青砖黛瓦,衬托着这座建筑的光辉历史。
会址原是谢家祠堂,已有几百年历史。1931年11月7日,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此隆重召开,大会宣告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成立,以瑞金为首都。
刚一下车,一位身穿红军服的讲解员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伴随着讲解员的讲解,时间仿佛倒回至1931年。
诸暨电视台记者胡斌看见这位身穿粗布红军服的“红军”热心地给参观者讲解,颇感亲切。他上前采访才知,此人叫吴林娣,26岁,是一名红军后代,在这里当讲解员已经五六年了。
面对记者,吴林娣声音嘹亮:“瑞金当年只有24万人,为捍卫红色政权,送出了11.3万名革命者,共有5万多人捐躯,其中1.08万人牺牲在长征途中,差不多每一公里就倒下一名瑞金籍红军战士。”
胡斌听完,不无感动地说:“这次来到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恰是一次对长征精神的‘追本溯源’,一次‘从头开始’的学习过程。由于条件有限,当时的新闻工作者无法完全记录红军跋山涉水、抢险飞渡的英勇故事,我们也难以体会红军缺衣少食、命悬一线的艰苦卓绝。这次来到长征出发地,我们有责任用新闻工作者的纸、笔和镜头,记录下这段伟大的历史。”
在叶坪乡的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新昌电视台记者潘鹏兴遇到了瑞金干部学院的老师温暖,两人似曾相识。温暖对新昌籍烈士梁柏台研究颇为深入,她朝潘鹏兴笑笑:“有机会想去新昌看
看,寻找一下梁柏台的足迹。”潘鹏兴欢快地点点头。
瑞金红五星广场上,没有风雨的傍晚,广场上总会聚集起一两百名市民,跳起各地都有的广场舞,舞姿大同小异,只是伴舞的曲目有些特别——《十送红军》。
“当年红军出发时,瑞金老百姓唱响送红军的歌声,他们送的不仅仅是红军,更是亲人。”说起历史,瑞金市民张国芳一脸严肃。
1934年10月,由于“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苏区的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中共中央在瑞金发出命令,决定实行战略大转移。10月10日,苏区中央党政军机关撤离瑞金,赶往于都,与中央红军主力各军团会合。由此,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
在红五星广场附近,记者乘坐了的哥王永根师傅的出租车。他最得意的就是瑞金的“红色旅游”,“每天的客人中有一大半都是来旅游的,各个景点到处跑,我都成导游了。”
王永根喜滋滋地说,2012年6月底,国务院正式出台了《国务院关于支持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把瑞金打造成为红色文化传承创新区,乘着这一政策东风,瑞金市的红色旅游越来越红火。2015年,瑞金接待游客615万人次,接近瑞金当地人口的9倍。
红旗猎猎,战马嘶鸣。米酒香醇,山歌凄切。这动人而又悲壮的一幕幕,永远镌刻在瑞金人民与红军战士的脑海里。
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
30万人保守一个天大的秘密
从瑞金向西80公里就是于都。
69岁的赵文友,家住于都县贡江镇楂林村,如今他最爱逛街。高楼林立的红军大道,美丽如画的沿江大道,宽阔笔直的于银大道,色彩斑斓的不夜城,让赵老汉看不够、品不腻。老人赞不绝口:“于都县城变化真大,一年一个样,走在路上一不留神还会迷路呢。”
的确,从原先的县城人口6.5万、城市面积6平方公里到现在的县城人口13万、城市面积12平方公里,靓丽街道纵横交错,高楼厂房风格迥异,施工场面接连不断,于都人有了天壤之别的感受。
深秋的于都静谧安详,600米宽的于都河缓缓流淌。岸边镌刻有“长征渡口”的巨石旁,拍照留念的游人络绎不绝。其实这里的渡口早已不是毛泽东当年渡河时的样子,一切都是按照历史原貌重新修葺的。只有渡口旁的大榕树未变,它见证了数万红军在百姓的帮助下抢渡于都河的场景。
82年前,自反“围剿”战场及瑞金、兴国、石城、长汀等驻地集结到于都的8.6万红军战士,就是自此处开始了二万五千里长征。
那时,于都还叫雩(yú)都。“雩”,本为古代求雨的祭祀仪式,为“让雨水把干涸的湖泽注满”。如今,于都河河水充盈,连绵不断的流水之声,一遍又一遍地讲着红军的故事。
于都东门外,跨江大桥横跨于都河。大桥脚下,依江修起了栈道,沿着栈道散步,已成为不少于都人的习惯。栈道的位置,便是当年红军夜渡于都河的八大渡口之一——“东门渡口”。
“1934年10月17日晚,中央红军就是自此渡河,毛泽东、周恩来也是从这个渡口渡河的。”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胡晓琼介绍,于都的父老乡亲们汇集了成千上万的木料和门板,搭建起一座座浮桥,花了四个晚上送8.6万红军渡过于都河,开始了漫漫的征途。
胡晓琼说,当年红军之所以能够在于都顺利出发,与于都百姓的配合密不可分。当时8万多红军主力在县城内外集结,休整了10天,准备实施战略转移。在这10天时间内,30万于都人民实行赤色戒严,严密封锁消息,并制造假象迷惑敌人,国民党探子竟没有发现任何蛛丝马迹。
绍兴电视台记者孟楠对此非常感慨,“当年,30万于都人民共同保守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堪称奇迹。在信息传播发达的今天,很难想象30万人可以守住一个共同的秘密。”
红军走后,于都百姓还冒着生命危险,帮助照顾留在于都的6000多名红军伤病员,解除了前方将士的后顾之忧。
车水马龙的于都街道,店铺林立,超市、咖啡馆、餐馆随处可见,年轻人熟练地使用微信聊天、用滴滴软件叫车……当年,架设浮桥的8个渡口,如今已有长虹卧波。
大桥连接着老城与新城,于都老百姓经常走过大桥,到新城的生态公园散步。新城中,工业园、创业园、体育中心、文化馆等设施正如火如荼地建设着。
在于都,战争的痕迹已很难找到,但红军的印记仍会一代一代相传,一如那滚滚不竭的于都河水。从这里集结出发,长征路上的新故事正在不断上演。
于都为何是“长征源”?
于都是“长征源”,是学界公认的中央红军长征集结出发地。
“苏区那么大,为什么要选择于都?”于都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馆讲解员胡晓琼说,一个重要原因在于于都的位置。在当时的中央根据地地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出,东线,敌东路军威逼中央根据地的东方门户福建长汀;北线,敌北路军集中兵力加紧“围剿”,逐渐推进到兴国、宁都、石城一线,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所在地瑞金已成为敌重点监视地域,红军主力根本无法在这些县域集结,东线和北线没有机会突围;再看南线,红军与粤军陈济棠举行过秘密谈判,达成“停战借道”协议,红军如果经过,不会有大的战事发生;西线,有大山和隘口,不利于敌人的大部队行动。因此,位于中央根据地西南部的于都进入了决策视野。
另外一个原因在于于都的地形和经济物质条件。于都境内多丘陵,适于大部队行军、宿营、隐蔽、休整。于都处于中央苏区的中心腹地,便于来自各个方面的红军部队快速集结。它在国民党五次“围剿”中,都没有丢失主要战场,人力财力物力等各方面条件都比周边地区相对好一些。于都与各个部队战场的距离相对较近,便于部队协调动作。而1934年7月以于都为中心成立的赣南省,也使于都在组织上有所保证。
更重要的是,当时于都的群众基础非常好,从1926年开始就有了党组织,第一个赣南县级红色政权就是由红四、红五军于1929年建立的。他们打地主、分田地,百姓对红军的感情很深。
胡晓琼说,在于都,90%的百姓是红军后代或者亲人,他们与红军有着天然的亲近。在红军渡河长征时,百姓将自家门板床板奉献出来,送粮食、做草鞋,甚至不惜冒着被国民党追杀的风险为红军摆渡。民心和战略,是长征胜利的两大法宝。
长征和红军像是一根纽带,将他们与我们联系在一起。事后想来,当地人对我们的热情,也许与我们要采访的长征和红军有关。
站在长征渡畔,看着纪念碑上的闪闪红星,记者不由思绪万千:长征其实从来就没有结束,长征精神的传人正在用长征精神打一场振兴经济的攻坚战。他们的“长征”一定会取得胜利,因为用烈士鲜血铸成的长征精神永远是致胜的法宝。
长征渡口
面对长征第一渡
鲁兰洲
站在于都河的长征渡口
我看见天光柔和 江水平缓
可82年前的今天
它却是惊涛骇浪
当年 那支出生入死的队伍
那八万六千多条中国的脊梁
他们的信仰和意志
都流进了这条本不出名的于都河
此后的一年里
他们好多次的起死回生
都与渡河攸关
比如惨烈的湘江
比如湍急的乌江
比如咆哮的金沙江
比如奔腾的大渡河
然而故事的情节大致相同
老人说他们是跟着呼啸的子弹飞过去的
作家说他们是拽着炮弹的翅膀漂过去的
也有人说是一个又一个大浪
把他们举过去的
但事实却极其简单又极其壮观
那一块块木板 一根根木柱和一条条小船
还有当地老人送来的几块寿材
架在坚硬而发红的农民的肩上
让部队走向二万五千里征程
过了于都河 他们接着跋山涉水
雪山草地饥饿寒冷
突出重围避免分裂
比钢铁还坚硬的脚板
走向吴起奔向抗日的战场
直到多年以后
我们看见他们中的一些人走向天安门城楼
其中一位操湖南口音的伟人
喊出时代的最强音——
人民万岁
2016年10月17日晚,于都